教育孩子不要急 顺应孩子成长规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教育孩子不要急 顺应孩子成长规律

教育孩子不要急 顺应孩子成长规律

2016-12-19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任何一个不适当的跳跃,都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为此,我们得知道孩子的生理成长规律和心理成长规律,接规律做教育。

教育一词,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唤醒、引导,而在英语中,则表示自然成长,这就表示,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就没法对孩子做教育,没法让孩子自然而然地长大。

方宇五岁半的时候,就入学上一年级了。可是老师反馈过来信息,说方宇在学校里什么都不会,问多了,她就哭,方宇的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怎么办呢?方宇的妈妈有点要强,她不希望孩子停下来,就硬着头皮让孩子继续眼着学。

可是每天,她都提心吊胆的,只要电话一响,她就激灵下,生怕是学校老师打来的,又说方宇出现了什么问题。

方宇的老师脾气很好,见方宇妈妈不愿意让孩子留级,她也从来不难为方宇,对方宇降低要求。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给方宇的妈妈,方宇的妈妈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她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低一等。

等方宇回家后,妈妈就开始对方宇实行严格教育。她教孩子摆放、收拾文具,帮助孩子练习集中注意力,还督促她写作业。

小方宇每天都显得很疲惫,对母亲的这些话也没有耐心听。有一天,孩子居然在妈妈大声训斥时睡着了,气得妈妈抓耳挠腮,可又心疼孩子,只好听之任之。

方宇妈妈把孩子抱到床上去睡,方宇朦朦胧胧地想起什么,问妈妈:我没有做完作业怎么办?

没事,你睡吧。妈妈安慰她。

方宇很放心地睡了,等她第二天醒来,妈妈就催促她把作业照抄一遍。原来妈妈已经把答案都做好在一张白纸上,只等孩子自己照抄一遍就行了。

磕磕绊绊到了三年级,小方宇一直是班里的小尾巴,而且要命的是,她已经习惯了做最后一名,一说到学习,就一脸的漠然,或者说:反正有我妈呢。

过早让孩子入学,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最后可能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与“教育孩子不要急 顺应孩子成长规律”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教育孩子不要急 顺应孩子成长规律”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重庆启动中新教育合作计划 四年内培养300名中小学校长
    香港卫生署统计显示:学童超重和肥胖比率的持续下降
    缘何低龄留学热度不减 专家:对国内教育不满
    90后辅警5年资助20多名贫困生 月薪仅1500元
    北京拟将足球纳入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
    父亲被确诊为血癌 15岁女儿欲辍学照顾陪护
    高考新政下高中选课"走班" "同桌的你"或消失
    家长变身"助教"辅导孩子功课 手机下满学习APP
    安徽仍有38万所幼儿园入"无证幼儿园"
    13岁男孩一上学就头疼 儿童心理科医生称:是心病
    男子公然抢女童遭街坊围堵 爬防盗网下楼后跳楼被抓
    篡改高考志愿者没被起诉 决定体现客观公正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增加 2%学生有抑郁焦虑情绪
    甘肃兰州一幼儿园人去楼空 10余名孩子无法上学
    河南一高中安装两道铁栅栏阻挡学生购买校外快餐
    孩子吃感冒药中毒 昆明交警启动"应急绿色通道"
    熊孩子偷花巨款怎么办 可提诉讼但未必能得偿所愿
    天才父母设计万圣节搞怪亲子装火遍网络
    18岁少年得不到父母关心深夜持刀抢劫"主动"蹲监狱
    7名初一学生因作业未完成被罚下跪自抽耳光
    课本秒变3D效果 网友吐槽:作业太少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 女孩生存环境不断改善
    5岁女孩不慎落水 6岁小男孩沉着相救
    山东省2017年高考文理综合很多内容将不考了
    广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可享受15年免费教育
    探访合肥市中小学学生午休情况:"放心午休"还需完善配套
    女孩6岁患病10年后几乎失明 医疗救助项目助其重获新生
    孩子七八岁或十四五岁 父母离婚易造成问题孩子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排查工作
    安徽部分学校食堂、景区餐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