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屡受挫,需要调整期待值-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孩子屡受挫,需要调整期待值

孩子屡受挫,需要调整期待值

2016-12-19

期望合理,即使是失败,孩子的心理也能恢复弹性,孩子不服输的本性会使他们越挫越勇。期望太高,挫败太多,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动摇了孩子坚强心理的根基。

不要成为孩子的压力源

在前面一个章节里,我们讲了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只要家长给孩子提出期望,孩子就会朝家长期望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期望必须和孩子的实际结合起来,只是一种方向性的引导,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能是生硬的指令,否则,期望就会变成压力,而不是动力。

很多父母非常明确地给孩子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要考到多少分,拿到第几名,这种目标会给孩子造成特别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家长的期望过高,甚至造成孩子的心理失衡,甚至崩溃。

我有一个朋友的表姐,她的儿子成绩一直处于重点中学的中上游,本来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毫无问题,但是她给儿子下达的目标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这类顶尖高校。在填写高考志愿表格那一天,这个男孩说自己不能填清华大学,填了肯定也考不上。她就很生气地说:不尝试怎么知道?最后还有一段冲刺时间,努一把力你的成绩就能考上!因为拗不过母亲,男孩很不情愿地填上了清华大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

但临考试前却因为心理压力太大而崩溃,在高考那天躲进一间地下室里藏了一天一夜,他家里焦急万分,报警寻找他。这个男孩过了好几年心理才恢复正常,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念书了,她的妈妈后悔不已,但为时晚矣。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我在美国有一个朋友,她和丈夫均是常春藤盟校毕业的博士,所以也要求儿子进常春藤盟校。他们的儿子在18岁那年被录取进了哈佛大学,结果第一个月就在宿舍里服毒自杀。孩子留了一封遗书,上面写道:你们不就是希望我进常春藤盟校吗?我进了哈佛了,给足了你们面子!你们开心了,但我不开心,我拒绝生命!结果幸亏发现得早,这个男孩被抢救回来了。他的妈妈悔恨地对我说:我的儿子18岁自杀,我花了10年的时间,才让他的身心慢慢地得以恢复,28岁才愿意再交女朋友。

这些让人心情沉重的例子,都是父母盲目为孩子设定目标造成的。父母有协助孩子确立个人期望的义务,但是期望必须合理,这样即使失败,孩子的心理也能恢复弹性。期望太高,挫败太多,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动摇了孩子心理的根基。最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不要变成孩子的压力源,而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他们要达成的目标。只有这样,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他们才不会感到形单影只,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去克服困难。

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父母应及时协助调整

有一句话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有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学习就会比较努力;有的孩子对自己要求很低,学习就不太积极主动。但是,个人期望并非越高越好。如果孩子的期望过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往往就会因为无法达成目标而屡遭打击,产生挫败感而丧失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对大学有着太多的向往,他们认为只要拼命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于是他们就会为自己制定不切实际的高考目标,在盲目和冲动中付出汗水和泪水。由于急于求成,他们采用的学习方法会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于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如果发现孩子属于这种睛况,家长就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困境,一起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立恰当的目标。具体制订目标时一定要考虑三点:一是对自己的学习基础有客观地了解;二是要明确自己目前的学习方法的优劣,适当进行调整;三是分阶段制订目标,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有一个男孩在高一的时候成绩非常好,而且他读的是市重点高中,将来很有希望考入顶尖的高校。但天有不测风云,他刚进入高二就生了病,只能在家休养,而且一休就是半年。到了高二下学期,他可以上学了,自视甚高的他不想选择复读,希望直接进入原来的班级。父母不赞成他的决定,他们认为男孩大病初愈,现在这种情况,成绩肯定要大幅滑落,最重要的是会打击到他的信心。

男孩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坚持直接进入高二,结果果然如父母所料,他一上课才发现自己很多听不懂,压力非常大。幸运的是父母已经帮他打过预防针,所以他把目标订得很低,只要能够跟上班即可。因为心态放松,他很快找到了学习状态,奋起直追,到了期末就考到了20多名(全班50名学生),到高三时进入前十名,最终考上了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孩子临近大考时,精神高度紧张,心理也比较敏感,这时候大多数家长都不会再给孩子压力,而希望让孩子精神放松一下,可是,有时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容易给孩子传递不合适的心理期望,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有的父母想给孩子减压、宽心,就说这样的话: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这样说孩子是比较反感的,他们会认为,还没有上考场父母就先考虑明年的事,明显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还有的家长喊口号: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加重心理负担,使他们更紧张,平时成绩不好的孩子心里则更没了底气。

再比如: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这样的话过分强调了考试在人生中的作用,除了让孩子心态更不稳定,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还有:你模考成绩都不错,老师说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即使孩子真的有实力考上清华、北大,家长也不能这样说。父母并不是孩子,这样势在必得的高期望很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

家长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虽然是外力,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聪明的父母不会选择做压力,而是做孩子的动力;不会取代孩子的位置做他人生的船长,而会保持一定距离,做指引孩子安全行驶的灯塔。而目标就像坐标,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目标有问题,孩子就容易偏离方向,被打乱阵脚。这个时候,成熟的父母会给孩子精神上的支持,情感上的慰藉,他们会冷静观察孩子的状态,清醒地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误区,使孩子尽早摆脱困惑,重新驶向航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与“孩子屡受挫,需要调整期待值”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孩子屡受挫,需要调整期待值”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萧山17岁少女沉迷网络顾不上吃饭 排泄物竟是黑色
    "文艺支教"活动走进贵州山区 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教育思考: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究竟难在哪儿
    家长微信群拼单海淘感冒药 大多没有中文标识和证明
    南京一7岁男孩因课间打闹大腿被同学坐断
    温州一小学体检多名女生遭袭胸 嫌疑人系临时聘用人员
    第十届郑州欧亚幼教展优秀展商推荐之幼教软件科技类
    北京二十中附属实验学校 航天课程“走俏”校园
    英8岁自闭症男童展现惊人舞蹈水平 竟全凭自学
    8岁男童为救白血病父亲暴食增肥 只为再给爸爸一条命
    北京一中学首次铺设"蓝色跑道" 各项指标均符合田联标准
    2016年全国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会:科学教育要源于生活
    哈尔滨一混凝土厂被指逼走小学 村民多次投诉无果
    八旬退休教师节衣缩食捐款30多万资助贫困学生
    4岁女童被陌生男子带走 30小时后被送回
    女孩哭闹不止 狠心妈妈将其丢在马路中间
    香港九龙一幼儿园爆发腺病毒 20名学童感染
    博士有成家具邀您相聚2016深圳国际幼教展
    3岁男孩开玩具车逆行 交警紧急关头一把抱起
    中央投入40亿元改善西藏农牧区学校办学条件
    济南月嫂需求猛增三成 过半数为二孩服务
    新疆组织开展自治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重点督查
    2岁娃吃20多粒白果后四肢震颤面色发灰
    上海迪士尼加入"双11"鏖战 限时推出全新"畅游季卡"
    西安一小学校长赚取教辅资料差价给教师发放福利受处分
    老师耗时三个月用废弃筷子牙签制成可自转"摩天轮"
    成都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 解开公办学校身上的绳索
    2017年山东高考报名11月8日开始 17日资格审查
    宁夏建成29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学生参与率超80%
    南京一市民怀疑保姆给孩子喂安眠药 警方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