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应对-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孩子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应对

孩子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应对

2020-09-11

孩子发脾气,对于家长来说真的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情。那么孩子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呢?下面亲亲宝贝小编为你支招!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父母很多时候都束手无策,甚至弄得自己一点脾气都没有。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每天要应付那么多新鲜经历,经常发脾气是在所难免的。

A

孩子发脾气

分两种类型

严格来说,发脾气是孩子愤怒情绪的一种表达。两岁左右的孩子是最容易发脾气的,当不能满足生理需求时,比如饿了或困了的时候以及生病期间,情绪就容易爆发。不过,这种情绪爆发的时间一般很短,大多数时候维持在五分钟以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愤怒情绪持续的时间就会更长。

发脾气也是孩子对父母要求的一种反应方式。国外有心理学家把孩子发脾气区分为两种类型:操作性发脾气和气质性发脾气。

操作性发脾气是指孩子通过发脾气来让父母给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到超市购物,自己想要玩具没有得到满足,有些孩子就会倒地耍赖,希望得到玩具。

气质性发脾气是指孩子气质中的某方面受到侵犯,所以做出强烈的愤怒反应。比如,出去玩的时候,事先说好的行程安排突然改变,适应力差的孩子就可能会发脾气;对某些面料敏感的孩子,就可能会因为穿衣服的事情爆发情绪。

B

操作性发脾气:

父母要学会坚定地拒绝

其实,家长不要担心孩子是否会发脾气,而是关注孩子发脾气以后是否能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更为关键的是,我们需要对孩子发脾气的情况进行归因,针对不同类型的发脾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操作性发脾气,孩子大多都有明显的意图和目的,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就会采用发脾气的方式来逼迫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表面上是在哭闹,实质上是在威胁。

遇到这种类型的发脾气,如果父母一味地迁就孩子,无止境地满足孩子,就会让孩子意识到只有通过发脾气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久而久之,除了发脾气,孩子就无法学会通过其他方式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坚定地拒绝孩子的要求。同时,我们也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的兴趣和关注点转移到父母可以接受的事情上,让孩子不再纠结于自己想要得到而父母不允许的东西。

有些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令父母很难对付,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先让孩子冷静。对于自控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会出于冲动的心理强烈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一些要求。一旦过了那个兴奋劲儿,他们很快就会淡忘最初的念头。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孩子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应对”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孩子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应对”还看
孩子的性格太过于内向该怎么办
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要注意什么
让孩子听话的好方法:降低声调
33个妙计,让宝宝不缺维生素ABC
暑假期间,请“放养”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性格偏执,父母该怎么做
    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坚强孩子的意志
    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男孩如何养更出色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批评孩子一天最多2次
    从颜色上来判断宝宝的性格
    孩子喜欢的颜色透露性格
    孩子产生心理恐惧的心理原因
    淡化孩子的恋母心理
    教父母5大招 增加宝宝自信心
    如何应对孩子的愤怒
    幼儿心理健康如何促进
    应对孩子坏情绪的6招
    不愿上学或是分离性焦虑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高尚心灵的六个阶段?
    科学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孩子性格软弱家长要注意引导
    儿童异食癖应引起家长重视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幼童攀比接送轿车
    国外这样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如何警惕儿童抑郁症?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女孩的焦虑障碍
    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的5种表现
    什么样的宝宝才算是心理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