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家长如何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

家长如何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

2020-09-10

有些孩子受父母严肃的影响,不懂开玩笑,变得十分呆板。很多家长只顾着培养孩子的才能,忽略了幽默性格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孩子的幽默感是需要父母精心培养的。

宝贝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潜移默化中,父母的许多特点在宝贝身上都得到再现。所以,家长在培养幽默感时,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宝贝,同时也要关注到自身的修炼。

与幽默感发展有关的因素

1、父母的关怀和爱是至关重要的:在3岁前得到父母疼爱与照顾的宝贝,经常会表现出比较好的幽默感。因此,要使宝贝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父母应多给予宝贝爱与关怀。

2、拥有愉快的成长环境:在宝贝成长过程中,若总是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会使宝贝体验到快乐,并促使他以快乐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有利于幽默感的形成。

培养宝贝幽默感的家庭游戏

1、可笑的衣物箱

材料:一个装有奇装异服、滑稽帽子或鞋子等物品的箱子。这些滑稽物品,需要一段时间的精心收藏,如生日帽,贝雷帽等等。

玩法:在特定的时间,家长或宝贝随意选出服装进行搭配,表演各种动作,宝贝会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愉快。另外,也可在宝贝生病时或情绪不好时,穿着特殊服装,比如,宝贝不愿意吃药,可以化妆成消防员,用带有皮管的针管把药物当成灭火器,来个灭火游戏。

2、观看滑稽可笑的录像

平时在家里准备一些滑稽可笑的录像或影碟。如:憨豆先生和其他一些来自生活中真实镜头抓拍的滑稽片子。全家人一同观看,并一起开怀大笑。

3、倒着说话

妈咪说一句话,然后让宝贝倒过来说。比如:我吃饭倒过来就变成了饭吃我这个游戏在培养宝贝幽默感的同时,还能锻炼宝贝的记忆力,在一开始的时候,宝贝还记不了太长的句子,就从短句开始。渐渐加长,在说句子的同时,妈咪要尽量去选择有趣的搭配。

4、表演笑话

当家庭成员看到笑话时,就把它收集起来,大家可以定期开一个笑话会,把彼此知道的笑话讲给全家人听,并且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表演出来,大家轮流表演,表演完由其他家庭成员给打分,看谁演得最好,大家也可以共同配合表演一个笑话。

总之,宝贝的幽默感可以通过点点滴滴的生活而获得。在这一特殊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你是个教练型家长,就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时刻,为宝贝营造有趣健康的生活环境,有效培养宝贝的幽默感。充满幽默感的语言和事物能让宝贝的眼睛更好地观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与“家长如何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家长如何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妈妈说再生个小妹妹 4岁娃哭几天
    农村孩子摸黑上学,呼吁关注底层
    “爸比”们不惜牺牲时间重金学教子
    南京51所小学将试点开设“游戏课”
    有条件就送孩子出国 这样才有救?
    创艺乐活月,炫动金秋季
    小学生街头义卖筹款救助重症同学
    执着母亲连续五年背患病女儿上学
    学前教育应该纳入十二年义务教育
    洗衣机绞死女童案反思:女童家属称有责任
    看小学生如何请你当文明游客
    小学生逃学79天流浪街头
    小学生捡钱包微博物归原主
    初中女生因跑步昏迷倒地最终离世
    沈阳解决入园难 明年新增学位5万
    调查:校园小胖子男生是女生3倍
    家长要教孩子学会的六大逃生技巧
    无牌校车被扣,学生家长质问交警
    女婴被弃桥下浑身发紫被冻死 当日最低气温零下10℃
    广州中小学14种违规招生行为发布
    京投五亿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埋单
    儿童文学阅读应纳入小学课程体系
    10岁女生班干部落选失败 怪妈妈没送礼
    优质人生国际教育:感觉统合—一次学习的革命
    太为孩子“着想”致学生缺乏独立性
    小学读五年每年都换老师家长吐槽
    重庆将调整全市中小学校布局结构
    父母必读:“穷”养男孩6个真正内涵
    优质人生国际教育 开启中国感觉统合普及时代
    辽宁一小学家长会上推销手机 大多数家长不得不掏钱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