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咬手指 应关注其心理变化-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宝宝咬手指 应关注其心理变化

宝宝咬手指 应关注其心理变化

2020-09-10

平时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很多宝宝有咬手指、吮手指,但是很多家长都认为是正常的。其实宝宝做这个动作反应了他们内心的变化,家长应该用科学的心态去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表现反应了什么?

1.几乎是整天将手指放在嘴里吮,只要手里没有东西,就将手放到嘴里去。

2.上课时吮,睡觉时也吮,有的不吮就睡不着。

吮咬手指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理运动功能障碍。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经调查发现,在6-12岁的儿童中,经常和几乎整天吮手指的儿童发病率为12%,而咬指甲的儿童的发病率则高达44%。

有统计表明,90%的正常婴儿都有吮手指的行为,特别是儿童在长牙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一般而言,儿童到2-3岁后,这种吮手指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但如果过了这一年龄阶段,还仍然经常吮手指,则属于不正常现象了。

咬手指可在儿童期任一阶段发生,顽固者可能形成终生固癖,但多数出现在学龄初期的儿童身上,大约10%-30%的学龄儿童有这种行为。多发年龄在11-13岁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距。

一、导致儿童长期经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要求过严,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爱和关注,特别是母爱。

2.缺少同龄伙伴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住在单元式的房子里,当孩子从学校、幼儿园回家后,常常是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玩玩具、看电视,但感到孤独、寂寞、乏味时,便不自觉地去吮手指、咬指甲,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

3.适应困难当孩子适应新环境感到困难时,或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也会产生这种行为。

4.模仿有的儿童是在幼儿园、学校里从同伴那儿模仿学来的。

5.教育不及时当孩子从吮手指、咬指甲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快感后,便会时刻想着去吮指甲、咬指甲,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及时进行教育和制止,而是看之任之,也易使孩子养成习惯性行为。

6.其他原因如在饥饿、身体有疼痛或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时,吮手指、咬手指可以转移分散对饥饿、身体疼痛和不舒服的注意力。若这种饥饿、疾病等不良情景经常出现,则可能使这类动作变成习惯性动作。

二、一般而言,由于儿童是固定地吸吮或咬啃某一个手指,以致受吸吮、咬啃的手指浮肿、变细、变尖;由于长期经常地吮、咬,以致面颌变形、牙列不整齐、牙齿闭合不良等,并易感染疾病。

三、儿童若养成了吮手指、咬手指的顽固习惯,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儿童内心紧张、压抑、忧虑、自卑感、敌对感的情绪表现。因此,必须及早进行预防,对已形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儿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矫治。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六种:

1.尽量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求如多与孩子交流感情,进行肌肤接触,如陪孩子做游戏,带孩子郊游;睡前给孩子以温情,让他能愉快安详地入睡,使孩子有一种安全感、满足感与幸福感。

2.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和场所借此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一起玩耍,安排一些合适的手工活动,尽量使他们的手不空闲。

3.定期为孩子修剪指甲,使其无法咬到修剪指甲一般可以进行每周一次。同时应注意孩子手部的清洁卫生情况,防止感染疾病。

4.厌恶疗法可在孩子经常吮、咬的手指上放一些胡椒粉,或涂些黄连水等苦味剂,或缠上些胶布,使之在吮、咬时产生一种厌恶感,可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

5.负性活动练习规定患儿在一段时间里反复不停地吮、咬手指,直至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促使其慢慢改掉这一习惯。

6.正确的教育与强化在对孩子进行矫治时,态度要亲切,语言动作要轻柔,不要大声地呵斥、恐吓、打骂。另外,当孩子在矫治的过程中有所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及鼓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与“宝宝咬手指 应关注其心理变化”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宝宝咬手指 应关注其心理变化”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保护孩子,安全意识从小抓起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带孩子出行 私家车内四大安全措施
    适当培养孩子的固执
    当妈都爱说的“废话” 这就是爱!
    日本学生:书包手机均可定位报警
    这样教出一个审美小女神
    加强孩子的自己保护意识
    教会宝宝自我保护
    孩子,你要学会保护自己了!
    建立正确的家长委员会机制 保障校园安全
    从时时处处教孩子自我防护做起
    对待不讲理孩子也不能用打骂教育
    大家都行动起来
    教育孩子不要急 顺应孩子成长规律
    如何开导不愿听话的宝宝
    培养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
    儿童安全防护办法
    一天接诊700多名孩子 雾霾具有传染性?
    儿童安全防护从日常生活开始
    孩子正确是非观妈妈帮忙来树立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方法
    俄罗斯中小学生配备身份登记卡
    总爱捣乱的孩子是坏孩子吗
    青少年的阳光个性是如何炼成的
    引导孩子发扬任性中积极一面
    没有游乐设施的幼儿园
    幼儿安全 看护是第一责任
    如何让宝宝学会自我保护?
    追求成功比追求第一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