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问题性格极端----自我封闭-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儿童心理问题性格极端----自我封闭

儿童心理问题性格极端----自我封闭

2020-09-04

自我封闭:

性格孤僻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情绪失控:

容易冲动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

认知偏差:

内心迷茫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自己却被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目前,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国已高达5800万人,且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因为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相应的家庭教育,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而脆弱。孤僻、冷漠、散漫当这些带着灰暗色调的词汇集中在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身上时,其凸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就变得不容漠视。

留守儿童经常会有哪些遭遇

12岁的小钟(化名)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市郊一位在家留守了7年的儿童。在小钟还刚刚懂事起,父母便离异,分别到广东和北京打工。小钟已7年没有看到妈妈,爸爸去年再婚后也没有回来过年。和爷爷、大伯、大娘住在一起的他,每当想起爸妈,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感受着孤独、空虚。因此,小钟不愿意上学,下了课也不肯写作业,性格十分孤僻内向。他在日记里这么倾诉:爸爸妈妈各奔东西,他们再也不管我了,我和孤儿差不多了。

佳木斯桦川县留守女孩思思(化名)的遭遇亦值得同情。父母外出打工后,奶奶怕影响思思的学习,把她送到了老师家中寄养,不料老师的丈夫却对女孩长期猥亵,致使女孩患上了严重的生理、心理疾病。

留守儿童小梁(化名)则是因为缺乏父母的管教走上不轨,以致成刑事少年犯。现年17岁的他,7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在外地打工。住在姑姑家的小梁经常不回家,和外面不三不四的人鬼混。他曾3次因殴打他人被行政拘留、罚款。2008年3月份,他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被公安局刑事拘留,6月份开庭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10年寒假前夕,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女儿童办公室完成一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由于缺少亲情关爱,在接受调查的5236名留守儿童中,大多数表现为自闭抑郁、内向孤僻、认知偏差。

与之相伴的是缺乏家庭教育,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品德培养和学习发展。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些留守儿童中,表现为得过且过的占75%,积极上进的占20%,自暴自弃的占5%;学习成绩中等的占65%,落后的占30%,优秀的仅为5%。

亲情缺失、家庭监管缺位、学校教育偏颇是主要症结

尽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亲情缺失、家庭监管缺位、学校教育偏颇仍是其中最主要的症结。杨艳杰分析说。

亲情缺失:

抚养教育孩子本是父母的天职,对于每一对夫妇来说,一方面要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教育条件和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也应给予子女亲情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但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无法与孩子朝夕相伴,也不能及时对子女表达关爱,久而久之,这些儿童慢慢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感,变得孤单、敏感、自卑,内心充满无奈和惆怅,情感也相对地变得冷漠。

家庭监管缺位:

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多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祖辈。由于体力、素质等原因,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出事之类的浅层关怀,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再者,由于老人本身上了年纪,有时对孩子的约束管教也显得力不从心,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

学校教育偏颇:

目前,农村中小学校仍是应试教育占主导,素质教育疏于形式。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心理健康,不去关注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变化。

由于教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当地农村学校基本没有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留守儿童急需的教育内容,更是无从谈起。

构筑关爱留守儿童的立体化教育网络

杨艳杰呼吁说,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外出打工,务须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要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即便分身乏术,也要经常给孩子打打电话、写写家信,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变化,避免其出现成长危机和道德失范等问题。而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悄悄话信箱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使之解开心灵的疙瘩。

杨艳杰教授认为,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及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构筑起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立体化网络教育体系。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她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尽快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研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儿童心理问题性格极端----自我封闭”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儿童心理问题性格极端----自我封闭”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广州大学城10年内增4学校和幼儿园
    小儿咳嗽 慎用复合药物
    你的身体健康吗 看看手掌就知道
    虎妈猫爸 你支持谁?
    孕妇的睡眠质量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健康吗?
    害群之马作怪 南昌品牌婴幼儿米粉受挫
    四道儿童护眼食谱 助孩子吃出好视力
    改进方式,少儿防灾科普才更有效
    宝宝几岁开始能吃鸡蛋? 宝宝吃鸡蛋注意啥
    新生儿喂养需注意八大要点
    海南严禁幼儿园未获批即招生 拒绝年检者将取消办园资格
    资助幼儿园,不如给幼儿发资助券
    3种睡姿让宝宝越睡越笨?
    不容忽视 数码产品对BB的伤害
    妈妈必看:缓解小儿便秘的四大食物
    乳房要“催”了才会产奶吗
    妈妈必读的新生儿哺乳知识
    送宝宝上幼儿园,6个错误做法!
    宝宝没牙也要吃辅食!
    夏季宝宝午睡要注意的事项
    妈妈必读:你还敢给宝宝用湿纸巾擦屁屁吗?
    大学城至少新建4所学校幼儿园
    如何让刚入园的幼儿少感冒
    调查:00后集体意识强志向多元化
    开展幼儿公德教育 引导孩子爱护环境
    家长通过“互联网+”进幼儿园
    每天半小时,宝宝阅读好培养
    四款美食助宝宝暑天安然入睡
    市南新增5所普惠幼儿园
    夏季防蚊妙计 七大植物为宝宝抵挡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