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儿童心理健康-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不容忽视的儿童心理健康

不容忽视的儿童心理健康

2020-09-04

儿童的健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存在心理障碍,这就是家长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的后果。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心理健康与否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智力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是孩子成材的基础,缺一不可,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无不具有健康的心理。为此,家长千万不可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健康有以下几方面标准:

具有与年龄相符的意识水平和智力水平;

活泼乐观,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有求知欲和兴趣爱好;

有自尊心、自信心,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等。

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反常的家庭有以下几种:

1、不和睦的家庭。夫妻常因家庭琐事闹矛盾,轻者吵闹,重者打架,或因父母一方性情暴躁、独断专横,家庭成员不和等。家庭没有欢乐感,孩子感到压抑,变得胆小、委琐。

2、不检点的家庭。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检点行为,言谈没有分寸,举止过分亲昵,有意无意地向孩子传递性信息,导致孩子过早萌生性意识和产生性冲动。如果家长无教育引导措施,孩子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3、不自尊的家庭。父母私心严重、爱占便宜、偷捞东西、蛮横护短、不尊敬老人等,孩子受此熏陶,便会形成心胸狭窄、刁钻自私、患得患失的不良性格。

4、不廉洁的家庭。父母掌握一定权力,或有社交能力,又不廉洁自律,时常贿来赂往,生活铺张浪费。孩子容易滋生好逸恶劳、势利尖刻、惟利是图的品行。

5、不开明的教育。父母文化素质低,家庭无文化气氛,很少与外界交往,教育观念封建愚昧。这种家庭的孩子反应迟钝、孤陋寡闻、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6、不健全的家庭。单亲家庭或父母一方长期不在家的家庭,孩子易形成孤僻古怪的性格,严重者会出现扭曲变态的心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不容忽视的儿童心理健康”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不容忽视的儿童心理健康”还看
孩子的性格太过于内向该怎么办
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要注意什么
让孩子听话的好方法:降低声调
33个妙计,让宝宝不缺维生素ABC
暑假期间,请“放养”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6个月男宝将"小鸡"放进嘴里,妈妈看到后却笑了
    孩子在幼儿园内手部突然出现水疱,真相未明
    一年中最适合怀孕的季节竟然是这个季节!
    三种早教游戏,在家就可以陪孩子做早教
    应该奶奶带娃还是姥姥?老公护母,结局很酸爽!
    10岁孩子躲在床底下玩失踪,只是为了不上学
    孩子是不是开心快乐,你未必看得出来
    育儿知识:科学的引导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孩子上幼儿园后有这4种表现,以后很可能是“学霸”
    解密婴语,带你了解宝宝哭声里的秘密:
    刘璇9月孕肚大秀"一字马",遭网友质疑
    想要宝宝脾胃健康,一周岁以内的辅食里别添加这些食物
    “锡纸烫”宝宝自带发型出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宝宝便秘了怎么办?经常给宝宝吃几种辅食!
    宝宝智力发育期间的营养补充很重要,家长们不要错过了
    孩子为什么会在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这3点或可解释
    孩子到这个年龄之后,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穿上内裤
    孕期吃鱼好?但是这几种鱼最好别吃!
    宝宝面部有这3点特征,代表一脸聪明相
    宝宝的囟门闭合太晚会影响智力吗?正确的答案是这样的
    自律的孩子,是你想象不到的优秀
    “理想父母”林依伦,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智慧?
    值班护士把新生宝宝的名字打错了,妈妈看后说不改了
    二手烟危害大,为了孩子,戒烟吧!
    孩子身上的3种“毛病”,说明妈妈是带娃高手
    老师穿着“清凉”上课被家长质疑,怒怼“我乐意”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些训练来实现
    出门“带不出手”的娃,大多出自这些家庭
    育儿中常见的坑,你中过吗?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有哪些差异,入园后就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