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抚宝宝的不满情绪?-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怎样安抚宝宝的不满情绪?

怎样安抚宝宝的不满情绪?

2020-09-04

表达不满的方式:

不同性格的宝宝在表达自己生理需求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差异,不过他们都会不约而同选择哭闹。有的宝宝可能会选择放声大哭,有的则小声呜呜,看起来很委屈的模样。一边哭,他还会一边扭来扭去,显出一副躁动不安的样子。

宝宝不满的原因:

饿了、冷了、热了、尿布湿了。

爸妈安抚策略:

1.用手指轻轻触摸宝宝的小脸颊,如果宝宝很急切地表现出觅乳反射,那肯定就是饿了,赶快给宝宝喂奶吧。

2.如果离上次喂奶时间不长,检查一下宝宝的尿布是否湿了。换上干净尿布,他的情绪可能就安定了。

3.摸摸宝宝小手小脚,看看是否冰凉?或者摸摸宝宝的后背、脖子等部位,看看是否有汗水?根据情况给宝宝加减衣物或者被子就可以了。

4.有时候,宝宝的不满可能是这几种原因同时存在,因此,爸妈可以大概估计一下,给宝宝做个比较全面的检查。

不满情绪2:我身体不舒服了,快来帮帮我!

表达不满的方式:

宝宝可能在每天某个时段莫名地啼哭,啼哭的时候还伴有双脚伸直,看起来比较痛苦的模样,这可能表示他患有肠绞痛。如果宝宝的啼哭是持续性的,即便睡眠期间,也是睡一会儿就哭醒来,可能是有其他的不适症状。

宝宝不满的原因:

宝宝可能患有肠绞痛、感冒、尿布疹、鹅口疮、皮肤搔痒等病症或者正处在长牙期间感觉不适等。

爸妈安抚策略:

1、查宝宝皮肤是否有什么异常,如果发现异常,赶紧带他去看医生。

2、摸宝宝的小额头,看看他的小嘴唇是否红得有些过分。如果是,可能他在发烧。

3、轻地按摩宝宝的腹部,观察他的表现。如果爸妈按摩他腹部时,宝宝表现安定一些,可能是肠绞痛,可以给宝宝涂抹防胀气的药膏,并按摩腹部来减缓不适。

4、果宝宝只是吃奶的时候哭得比较厉害,可能是患了鹅口疮或者喉炎,应尽快带宝宝去看医生。

5、果宝宝正处在长牙阶段,他的哭闹也可能因为长牙带来的不适,可以考虑给他牙胶咬着玩,或者给他一些水果条、蔬菜条、磨牙饼干等磨磨牙。

6、管因为什么原因不适,给宝宝按摩按摩小身子,放些轻柔的音乐给他听都会有助于他安抚情绪。

不满情绪3:我累了,烦着呢,别再刺激我了!

表达不满的方式:

对他人的逗弄失去兴趣,不时用小手或者小拳头揉眼睛,开始烦躁地哭闹,甚至一个劲儿地打哈欠。

宝宝不满的原因:

睡够或者到了要睡觉的时间,玩的时间太长,有些累了,或者给予他的刺激过多,让他感觉厌倦了。

爸妈安抚策略:

1、宝宝脱离吵闹的环境,在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

2、妈可根据宝宝习惯性的反应确认是是否困倦了,如果是,就按照惯常的方式走入睡前的例行程序,然后将他放在床上,给他唱催眠曲或者温和地讲睡前故事,让他做好入睡的准备。

3、果房间里太热,可以考虑开一会儿空调,把温度降下来。

4、果是在外面,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轻拍他的后背,哄他在爸妈怀里入睡。

5、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给他吃点奶,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给他喝点水或者配方奶,吮吸有助于宝宝安定情绪。

6、轻易改变宝宝的生活习惯,最好按照固定的时间入睡,以免宝宝过度困倦而哭闹。

不满情绪4:吓坏我了,爸妈救命!

表达不满的方式:

1、宝宝处在陌生环境时,他总是盯着那些陌生人或者陌生环境,神情紧张,一副很警觉的模样。

2、然听到很大的声响,或者受到别的事物惊吓,比如有一只小狗冲着他狂叫,他会大声哭着扑向爸妈或者伸手要人抱。

3、怕爸妈突然消失,不再回来,因此,爸妈一离开就大声哭闹,爸妈一回来就一切归于平静,但是仍然会紧张地守护着爸妈,生怕他们再度离开。

4、某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所惊吓,比如学走的时候突然摔跤了,去拿某个东西掉地上摔碎了等等,宝宝都可能因惊吓而大哭起来,并且宝宝的这种哭声里会带着明显的委屈情绪。

宝宝不满的原因:

某些事情的时候出现他意料之外的情况突然被惊吓;因进入陌生环境,或者爸妈不在身边而缺乏安全感;因无法控制环境而产生挫败感,比如摔倒等。

爸妈安抚策略:

1、宝宝抱在怀里,让他的小身子完全蜷在爸妈的怀抱,将他包裹起来,轻拍他的后背,并不断地用温和的声音安慰他。

2、次进入陌生环境时,不要急于让他去跟人交流,可先带他四处看看,熟悉熟悉环境,跟陌生人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他适应之后再缩短接触的距离,直至和陌生人有比较亲密的接触行为。

3、爸妈离开他一定距离时,要跟他说话,让他听到爸妈的声音,让爸妈的声音带给他一种安全感。

4、带宝宝出去,让他逐步适应外界的环境,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5、出时可考虑带上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借助这个玩具的力量来帮助他摆脱不安全感。

6、宝宝因为恐惧而哭闹的时候,不要犹豫,立刻回到他的身边。千万不要为了锻炼他的胆量而延缓响应,这于事无补,反而会带给他更多的不安全感。

不满情绪5:好郁闷啊,怎么没人理我?

表达不满的方式:

本来玩得好好的,突然哭闹起来,一边哭闹还会一边转头寻找可能带给自己安慰的目标,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注意,期待有人来提供帮助。

宝宝不满的原因:

当宝宝的视线中没有他喜爱的人的身影,或者一个人玩的时间太长了,厌烦了某项活动,没法达到自己的需求,比如够不着某个玩具,拎不动某个东西,或者一项活动进行的时间太长了,没办法表达或者实现自己的想法等。

爸妈安抚策略:

1、快解决他的问题,比如他够不着某个玩具,立刻帮助他拿到这个玩具。

2、伴宝宝一会儿,跟他一起玩玩游戏,或者听听音乐,看看绘本等。

3、一个新鲜的环境,让环境中的有趣事物吸引他的注意,帮助他消除无聊烦闷的感觉。

4、宝宝换一个玩具,或者换一种游戏方式,带给他新鲜感。

5、要一哭闹就把宝宝抱在怀里,可以通过别的方式给他安抚,比如拍拍他的小身体,拉拉他的小手,搂他一下,亲吻他一下等等。

特别提示:

很多妈妈见到宝宝哭闹,不管他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第一反应就是用乳头、奶嘴或者其他的零食塞住宝宝的小嘴巴,或者立刻将宝宝抱在怀里。虽然这种方式见效通常都很快,但是一旦进食的刺激消失,或者离开妈妈的怀抱,他的哭闹就可能继续,或者虽然不继续,长期这样安抚宝宝却会导致其他的一些问题:

1、宝宝将进食当成安抚自己各类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即便他将来成人后,也会延续这种方式,一遭遇不良情绪就暴食暴饮,以此来排解内心的苦闷。

2、宝夜间哭闹原因很多,有时候也许仅仅是做了一个不愉快的梦,稍后,他就会自然地再度入睡,如果妈妈总是将乳头塞进宝宝的小嘴,或者立刻将宝宝抱起来,这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导致宝宝一到夜间就哭闹,并且一定要含着妈妈的乳头或者非要抱在怀里才可以入睡,结果影响宝宝正常入睡,折腾得妈妈和宝宝都很疲惫。

基于上述原因,在宝宝哭闹的时候,爸妈一定要首先弄清楚他哭闹的原因,根据他的需求采取对应的措施安抚他的情绪,或者引导他学会排解自己的不满情绪,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宝宝处理自己各类不良情绪的能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与“怎样安抚宝宝的不满情绪?”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怎样安抚宝宝的不满情绪?”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周杰伦带女儿游泳举手比耶萌翻网友 安全措施到位勇气倍增
    夏季贪凉最伤哪儿?健康“热养”安全度夏
    切莫贪凉 冰淇淋吃多了还会“冰淇淋头痛”
    炎炎夏日偏爱清淡 素食如何吃出健康
    孩子跟谁睡很重要 关系亲密者影响孩子一生性格
    萌娃商场认错妈妈抱着不撒手 亲妈来了都不认萌翻网友
    做有远见的家长 在暑假陪“神兽” 弯道超车
    压力分不同类型 科学识别很重要
    幼小衔接 衔接的是什么?
    科比小女儿1岁生日 瓦妮莎再一次思念科比和二女儿吉安娜
    家有爱“指挥”的小宝宝 家长要正确引导和塑造
    从出生开始养育爱笑好宝宝 培养出一个善解人意的宝宝
    宝宝五大表现告诉你,你给宝宝吃太多了
    动辄发火的BB为何越来越多 不孕育“高风险孩子”
    德国米粉被检出重金属“镉” 海淘有风险购物需谨慎
    确诊男孩说住院就是换个地方学习 10岁北京男童乐观感动网友
    教您应对宝宝哭闹的4大妙招 让宝宝尽快安静下来
    清华附小校长建议多读史书 古代文学早接触
    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理健康 沟通时注意8个问题
    查字典网小编推荐:《小白找朋友》
    我国首个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实施:油脂中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
    重庆8名落水小学生均无生命体征 宝宝们如何远离危险
    教育部:今年底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视频监控达100%
    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爱护我们的家园
    宝妈最不喜欢听这五句话,妈妈人群需要被理解
    面部又肿又疼先别忙着“去火” 或许是智齿冠周炎在作祟
    每年新增上万白血病孩子,要知道“过度爱干净”误区
    教育部官网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 防溺水工作要落地
    风靡全球的的儿童瑜伽,明星的孩子都在练!
    孩子脸上真的有虫斑吗? 听权威专家告诉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