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极端教育会引发孩子的“心病”-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家庭的极端教育会引发孩子的“心病”

家庭的极端教育会引发孩子的“心病”

2020-09-04

专家表示,儿童心理出现问题,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外,家庭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占主导位置。家庭极端教育都极易令孩子出现紧张、焦虑、退缩、恐惧等情绪问题,引发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

家教不当1:过分骄纵,小孩脾气大

小综的行为就极具攻击性,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副教授谢海燕指出:攻击性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吵闹、惹是生非,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他们口中常说诸如不喜欢这个、不跟你好了、烦死了等。

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谢海燕提醒:父母脾气暴躁,当孩子的行为令其不满意时,训斥、打骂,为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模型,形成了攻击意识。在溺爱娇惯纵容孩子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常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并将分歧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如孩子犯错时,有批评、有训斥、有体罚的、也有哄骗的,孩子与大人意见相左无法适从,极易产生强烈的攻击意识,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家教不当2:恐吓教育,孩子易焦虑

今年8岁的芊芊一直有肚子疼的毛病,且经常在早晨上学前发作,医生检查后诊断,肚子疼是假的,由于恐惧上学而患上了焦虑症才是真的。

小孩子不愿离开父母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心智的成熟,应该逐渐形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谢海燕分析,较焦虑的孩子一方面是先天素质、个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家长的言行有关。

她指出,儿童焦虑症常见是分离焦虑,多发病于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儿童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反应。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他们可以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这些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家庭的极端教育会引发孩子的“心病””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家庭的极端教育会引发孩子的“心病””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33个妙计,让宝宝不缺维生素ABC
    注意!孩子3岁以后不宜与异性家长同洗澡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 家长根据不同情况来处理
    给孩子适度吃醋的5大好处
    预防宝宝触电宝爸宝妈应该做些什么
    对于孩子来说 最好的学习就是让他们自己尝试
    疫情教育课:孩子们学会感恩是最大宝藏
    早教:学习五子棋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小孩出疹子可不能大意 很多东西是真不能吃的
    这4件事父母不宜当着孩子面争论
    宝宝不好好睡觉别着急 爸妈记住学会动动手指
    怎样对孩子进行防拐骗教育 育家长需要做到这几点
    世卫回应二次感染新冠不常见仅一例 新冠或长期存在
    震惊!保姆遭训斥后心生不满 连扇男婴5个耳光
    查字典网总结:居家意外伤害的种类和急救措施
    宝妈在地铁上喂奶被骂的背后,是人心长了病毒
    暑假期间,请“放养”孩子
    多喝水预防春季流感 八招你值得收藏
    “hold住姐”谢依霖再现水中分娩!警惕不是所有孕妈都适合!
    家庭阅读存在6个误区
    辟谣!谁说小孩子不能喝茶?
    清明节 不妨趁此机会给孩子好好上一堂生命教育课
    想让孩子多锻炼?这4样运动可别玩太早
    对女性来说超级健康的补血营养食物
    关于很多孩子成长问题的元凶 原是父母关注太多
    宝宝爱照镜子这些原因宝爸宝妈知道吗
    伤害孩子的七大口头禅你说过吗
    睡前这3件事一定要制止 影响孩子身体发育
    如何应对孩子每天的十万个为什么
    春季饮食:抗“春燥”宝宝饮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