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平衡-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游戏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平衡

游戏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平衡

2020-09-04

游戏,可以说与人类一样古老,自有人类即有游戏。游戏不仅仅是玩,对于儿童来说,它是生命早期的一项教育手段,极为重要。

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尽快地、充分地接触并熟悉社会环境,通过游戏学习并适应各种社会道德观念和生活规则。以儿童互相扮演成人的角色为例,通过各种游戏,孩子可以学习到成人社会的各种社会规范。例如男童扮演警察抓坏蛋,这种活动可使儿童自小就懂得人类社会有好人也有坏人,从小形成是非观,把自己置于社会道德规范之下;又如女童扮演母亲,我们可看到他们煮饭、洗衣、做家务、抱娃娃等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实际上在演习着母亲的义务与责任。由此可见,儿童在轻松的玩乐中培养了未来面对现实生活的各种反应能力。

心理学家观察和体会到,儿童的游戏,无论多么简单,其中都包含着严密的、浓厚的规律性。游戏中的儿童具有非凡的直观感觉,他们能分辨游戏中真实和虚构的界限,并从中创造出各种规则来。通过这些规则又可以把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到他们的游戏世界中去,并且能从中体会到更丰富的新经验,以及表现出创造未来的能力。

国外的有关研究指出,完整的人格也孕育在游戏之中,因为游戏能使儿童身心平衡。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自古以来,生活在群体社会的人类,必须在团体的规则限制和个人的自由之间寻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这对于人类来说也不例外。平时听命于父母和服从大人说话的孩子,只有在游戏中才是完全自由和自主的。

现在有些家长,以为儿童做游戏浪费时间,学不到东西,总是要他们学这学那,如绘画、书法、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等等。望子成龙心切,这是可以理解的,从小教授琴棋书画,当然也是有益心智的。但限制得太死,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游戏的自由,创造力和适应力就得不到发展,日后步入社会,必定是一个无主见、缺乏个性、经不起风浪的人,这应当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我们前面说过,游戏是儿童的整个世界,因此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及天性的体现。只要我们不是想扼杀儿童的天性,只要我们希望儿童的天性得到充分和完美的发展,那就应重视儿童的游戏,鼓励儿童游戏,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和环境。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游戏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平衡”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游戏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平衡”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培养孩子的数学潜能,从这些日常细节开始
    扎克伯格总结的“坏父母”的11种表现 家长们自我检查
    如果孩子不爱读书,可以这样告诉他
    高培乳业广州工厂抓实“135”规划力争完成三年目标任务
    母亲节,查字典网小编教你画出康乃馨送给妈妈
    还在纵容孩子大喊大叫?小心儿童声带小结这种病
    一起感受这温暖的爱《你真好》
    幼儿园即将开学 小班新生从这5个方面做好调整
    母亲节到来!今天,最想对妈妈说的话!
     管好他的3-6岁,开启宝宝出色人生
    培养宝宝自理能力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还在为孩子和你争辩生气?小编告诉你争辩的好处!
    宝宝防晒,用防晒霜还是太阳帽?
    方广食品育儿专家:吃面条可以帮助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几岁开始教宝宝识字最好?才不会错过最佳智力发育期
    父母才是孩子永远不会退休的班主任!
    三个营养公式,吃出金刚娃!
    超三成小学生网民学龄前就上网
    妈妈肥胖时喂母乳 可能会增加孩子体重
    产后腰痛真的是月亮坐得不好吗?不要再上当了!
    儿童肥胖危害巨大!让孩子远离肥胖的方法爸妈必看!
    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爸爸带娃,妈妈潇洒
    童话与科学冲突怎么办?
    用餐礼仪是孩子内在修养的试金石
    学芭蕾舞千万别盲目,小编帮你分析好处和坏处
    口腔溃疡成为3~10岁孩子的易发病
    老师催作业被家长拉黑 教育的路上应家校共育
    聪明的妈妈不会让愉快的亲子就餐时光变成训导处
    怎样教孩子画线条 4点要注意
    不给我看动画片,我就不吃饭 孩子开始和你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