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幼儿心理教育中的性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如何应对幼儿心理教育中的性教育?

如何应对幼儿心理教育中的性教育?

2020-09-04

孩子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有关性方面的问题,就像是对诸如天为什么要下雨鱼为什么会游泳之类的问题一样,仅仅是满足于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而已,并不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明白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不可。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性的心理在进入青春期以前一直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性激素分泌的量也极少,但并不是说幼儿对性的认识完全没有。

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与比较中,在家长、老师对男孩、女孩性别表现的描绘中,幼儿逐渐对自己的性别有了明显的认识,对自己的性角色产生体验,并越来越向着性别的社会角色特征方向发展。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除了染色体、激素、性腺及生殖器官能决定一个人的生理性别以外,影响幼儿性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文社会因素。

如: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性别期望过分偏好,对孩子从取名字、买衣服到买玩具等未注意遵循社会性别角色的要求;单亲家庭,使幼儿缺乏应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样;父母亲对子女的性方面的问题神秘化或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社会传播媒介不正确的宣传教育等,这些都可能对幼儿性心理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性心理及性行为问题。

幼儿性心理及性行为问题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性别认同障碍,对性的过分好奇,手淫或习惯性阴部摩擦等几方面。

1、性别认同障碍: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生理性别感觉异常,把自己看做是一个与周围异性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异性的现象。男孩女性化在这一障碍中较为多见。

他们大多喜欢穿女性化的衣裙,喜欢洋娃娃,喜欢和女孩一起玩,姿势和动作也与女孩一样。女孩男性化在这一障碍中较为少见一些,她们表现出男性化的气质与性格,喜欢冲冲杀杀之类的游戏,喜欢和男孩一起玩耍。

这种性别认同障碍直接的危害就是性角色的畸形,并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甚至影响到成人时期。

具体而言,一是对孩子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女性化男孩与男性化女孩常常受到小朋友的歧视和捉弄,或受到老师和邻居的压力,使他们企图隐蔽自己的异性行为,但又办不到,因而产生内向、孤独、胆小及忧郁的性格特点;

二是可成为同性恋、异装癖及易性癖等性变态的心理根源。国外研究指出,几乎所有要求手术变性的男性易性癖患者,其幼年均有女性行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男性同性恋者,其幼年就有女性行为;大约有一半的异装癖者幼年时就喜欢着女装。上述研究表明,成人的性变态与儿童的性角色畸形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另外,有研究发现,男孩天生个性温和、不活泼,男孩长得漂亮被大人当女孩看待,家长对男孩女性化行为加以鼓励,男孩被父母打扮成女孩并当成女孩,过分和妈妈粘在一起,被过分保护而抑制了一些粗犷行为,在女性氛围中成长、缺乏年长的男性认同对象、很少有机会接触男性成人等,是男孩女性化的几个主要原因。而女孩男性化也多可从个性、教育、环境等方面找到原因。

2、习惯性阴部摩擦:有些儿童爱用手抚弄自己的生殖器,部分女孩有时两腿交叉上下移擦,或将小物体塞进阴道,年龄稍大的儿童则靠在突出的家具角上或骑坐在某种物体上活动身体,摩擦阴部。

儿童在习惯性阴部摩擦时,常常面部发红,眼神凝视,表情紧张,有时还伴有出汗、气喘等。这种不良行为习惯最早可发生在1岁左右,在学前期比较明显,男性儿童更为多见。这种行为不伴有幻想,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抚弄或摩擦性器官的行为。

这种行为习惯有时是由于局部的疾病,如湿疹、包茎、蛲虫病等引起的局部痒感而致,也可由于偶然机会而形成,一般十分顽固。学前儿童抚弄生殖器原属无知,但如果成人给予过分的关注,甚至采用恐吓、打骂的方法对儿童施加压力,会使儿童对这种行为产生罪恶感和神秘感,有时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

幼儿出现的这些性心理或性行为方面的问题在其年幼时进行矫正是较为容易的,如果任其发展到成人时期,会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性心理异常,矫正起来十分困难。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

父母及老师应具有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明白幼儿所提与性有关的问题是由于好奇所致,并要转变谈性色变、以性为耻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性教育观。

对于幼儿所提问题,父母应坦率、自然地进行解释,不遮掩,不回避,不斥责,但也不要超越他们的心理发育阶段去主动告诉一些他们不能理解的性知识,点到为止,顺其自然。当孩子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以后,大多会满意而去。

2、注意教育中父母的配合及性教育与性心理发育的同步。

首先,儿童性教育需要父母共同负起责任,需要从思想上认识一致、行动上互相配合。常常有这样的情景:母亲告诉孩子一个道理,孩子的眼神会转向父亲,似乎在问父亲:是这样吗这时父亲如说:妈妈说得对。会使孩子感到心满意足。

其次,性教育是一个持续过程,要与性生理发育同步,因为性心理发育主要决定于性生理发育。父母在家庭内谈论怀孕、生死或月经之类问题时,没有必要避开孩子。

如果小女孩平时从家庭的谈话中听到过月经这个词,那么当她到达青春期时会很容易接受月经这回事,而把它视为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要知道月经的全部知识。如果小女孩看到卫生巾,问起它的用途,完全可以给她以简明、直截了当的回答。这些回答宜粗不宜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早期性刺激。

3、强化孩子的性角色意识。

家长应培养儿童对自己性别的正确认识。男孩应着男装,玩男孩玩的玩具,女孩亦然。父母不要让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应按孩子的性别来教育和培养孩子。

具体来说,家长应帮孩子找些不会排斥他的同性伙伴到家里来玩,让他有较为广泛而舒适的社交圈子。让女性化男孩多参加体育活动,了解竞争、了解勇敢;假小子则应多参加唱歌、跳舞等活动,并从中了解女性的秀美、端庄、乖巧、细致。不鼓励孩子异性化的行为,时刻注意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性别概念。

4、正确处理幼儿的性活动。

儿童会以不同的方式对性有所体验。有些儿童自我观察,自我触摸,把玩弄生殖器作为一种引起快感的活动,少数儿童还将这种行为扩展为观看和触摸其他儿童的生殖器。

有的儿童还会进行性游戏,如拥抱,亲吻等。对于学前儿童中出现的这类与性有关的活动,家长和教师不要采取恐吓或惩罚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压制,不然会损害儿童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对这类问题的正确处理方式是顺其自然,或者用玩具、讲故事等方式将儿童的注意力自然地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如何应对幼儿心理教育中的性教育?”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如何应对幼儿心理教育中的性教育?”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注意!孩子3岁以后不宜与异性家长同洗澡
    宝宝爱照镜子这些原因宝爸宝妈知道吗
    网课下:学生跳楼,家长跳河,这个锅谁来呗
    驼背、高低肩、八字脚不良体态,会毁了孩子一生 !如何纠正?
    孩子不听话能打吗 家长要学会跟小孩如何沟通
    宝宝不好好睡觉别着急 爸妈记住学会动动手指
    越助消化越瘦小,不要盲目给孩子吃消食药
    清明节 不妨趁此机会给孩子好好上一堂生命教育课
    幸福孩子从画画开始 孩子学画画几岁最合适
    疫情教育课:孩子们学会感恩是最大宝藏
    睡前这3件事一定要制止 影响孩子身体发育
    孩子患了斜视怎么办?日常护理要做到4点
    “hold住姐”谢依霖再现水中分娩!警惕不是所有孕妈都适合!
    孩子动手能力很重要,家长要认知培养
    春季饮食:抗“春燥”宝宝饮食策略
    乍暖还寒“春捂”有度 宝宝穿多少手心说了算
    儿童游泳最佳年龄,过早害处多
    宝宝爱揉眼睛不一定是犯困 还可能是这些原因惹的祸
    孩子不爱出门2大原因 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隔代教育,教育孩子的矛盾如何化解?
    大中小学将设劳动必修课 成为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应该怎么办 这些禁忌家长要警惕
    李艾要带宝宝去打疫苗,宝宝却不肯戴口罩
    加入妈咪全知道,90后三姐妹:只用了5天时间
    宝宝不接受瓶喂怎么办 如何让宝宝乖乖喝奶
    高智商婴儿的三种表现
    家长朋友们 请别轻易给孩子换幼儿园
    如何应对孩子每天的十万个为什么
    宝宝上火了会有哪些蛛丝马迹 如何改善
    抱走丽江男孩女子最新消息 短发穿紫红上衣年龄30-5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