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的情绪了解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你对孩子的情绪了解吗?

你对孩子的情绪了解吗?

2020-09-04

在孩子闹情绪时,你的反应常常是

A 别哭了,妈妈带你去买雪糕吃。

来,爸爸带你去动物园,不要再发脾气啦!

你再这个样子,我就不让你出去玩了!

B 你这个样子像个男孩子吗?真丢人!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

你自己做错了事还耍脾气,想挨打啊?

C 回你自己的房间吧,等气消了再出来!

爱哭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D (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反应,喋喋不休地唠叨)

人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嘛。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你想想,爸爸妈妈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

测试结果

★ A类交换型父母:

你认为负面情绪有害,所以每当孩子有忧伤的感觉时,你就努力把世界修补好,却忽略了孩子更需要的是了解和慰藉。

看到父母的这些反应后,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既然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什么我的感觉这么糟?次数多了,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在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

★ B类惩罚型父母:

孩子常常由于表达哀伤、愤怒和恐惧而受到你的责备、训斥或惩罚。你以为这样不会惯出孩子的坏脾气,或者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坚强。

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耻辱、被抛弃、痛苦、受虐待。所以,对于负面的情绪孩子是又憎恨又无可奈何。长大后面对人生的挑战时,孩子会显得力不从心。

★ C类冷漠型父母:

你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既不否定也不责骂,而是不予干涉,让孩子自己去找办法宣泄一下或者冷静下来。

因为没有父母积极的引导,一个愤怒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有侵略性,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发泄;一个伤心的孩子会尽情和长时间地哭闹,不知道怎样去安抚自己和舒解自己。

★ D类说教型父母:

你以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负面情绪就会消失,所以你热衷于滔滔不绝地讲道理。

此时,孩子感到孤单无助,仿佛身处黑洞,得独自面对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训导,只令他苦上加苦。

以上四种是传统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显然都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培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你对孩子的情绪了解吗?”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你对孩子的情绪了解吗?”还看
孩子的性格太过于内向该怎么办
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要注意什么
让孩子听话的好方法:降低声调
33个妙计,让宝宝不缺维生素ABC
暑假期间,请“放养”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美国妈妈拍照记录儿子与宠物狗小马一起成长的瞬间
    幼师虐童事件频发 孩子现异常行为家长需警惕
    孩子犯错怎么办、教会表达自己
    关注暑期儿童安全
    儿童“早熟” 性发育时间提前 防范措施你知道了吗
    日本调查:"夜晚型"幼儿逾30万人
    海南公布不合格民办学校 关闭3中小学10幼儿园
    家长必读:幼儿园有资格拒收孩子吗
    家庭式幼儿园 存在即合理?
    3岁女童午休时床上滚下致残 幼儿园被判赔5万
    我国每年有近两万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 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低
    森碟幼儿园毕业了!穿小学士服显微胖
    孩子被反锁家中,这个妈妈的做法太值得学习了
    幼儿园升小学初期 家长应该怎做?
    幼儿园开学在即 家长被通知每月涨360元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幼儿园还没开学 宝妈先焦虑了
    关注“无妈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女子公交上逼小学生让座:自称老师 动手厮打
    租赁合同到期难觅场地 幼儿园一再“固守”终遭锁门
    幼儿入园哭闹怎么办?专家:家长要会放手
    夏季亲子出游,要做好健康防病攻略
    婴幼儿乳粉新规趋严
    南京或将新增35所民办惠民幼儿园
    男幼师市场大 幼儿机构给予多项福利
    酒吧歌手转行当男阿姨 办起5所幼儿园
    经验谈:幼升小该准备什么?
    河南镇平:专项预防调查给幼儿园“罩”上安全网
    成都爱心退休教师办特殊幼儿园 12年收治800多名孤独症儿童
    如何关注婴幼儿的情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