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特性?-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教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特性?

教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特性?

2020-08-28

先认可孩子的独特性

独特的想法决定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独特之处不理解、不宽容,孩子就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更不能体会把想法转变为行动的喜悦。何明谦说,即使孩子的某些独特的想法落实于行动后失败了,孩子也能从中收获失败的经验,获得总结失败、寻找方法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家长不容许和尊重孩子的特质,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

何明谦认为,家长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存在负向的特质,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然后容许、认可、尊重这些负向特质的存在。这就是我的孩子,我养育的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何明谦表示,一些负向的特质,也许只是另一种特质的表象,而那另一种特质也许只是因为环境的原因,得不到表现和发挥而已。

那么这些负向的特质能改掉吗?何明谦说:有可能会在环境中慢慢地改掉,但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正向引导,但很多父母往往总是想一刀砍掉孩子负向的特质。这是很艰难的。只有觉察到这些特质的存在,才能找到让孩子发挥其优势的方向,并明白孩子的兴趣爱好所在。

再了解孩子的智能优势

认可了孩子的独特性之后,要培养孩子的正面特质,了解并找到孩子的智能优势很重要。何明谦认为,家长只有找到了孩子的智能优势,才能提供给孩子发挥其智能优势的空间,并在符合其兴趣爱好的范围内,让其选择能发挥其智能优势的方式,让他有机会把自己的特质放大。

最后创设放大特质环境

创设环境,指的是创设家庭环境。一个孩子的特质是否能得到发挥,决定于他所处的家庭是一个健康而开放的家庭,还是一个封闭而矛盾丛生的家庭。何明谦说。

家庭环境决定着孩子拥有怎样的人格模式,也决定着孩子拥有怎样的特质,且是否能把正向的特质发挥到淋漓尽致。如对一个爱哭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在孩子爱哭的特质中寻找正向的信息,让孩子的特质起到推动人生前进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不存在负面的特质,只是看能不能找到这个特质在另一个方面的正向作用。一个健康而开放的家庭,能让有着独特特质的孩子,通过其特质的发挥,使将来的道路走得更顺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教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特性?”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教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特性?”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找“重点”学校儿子来回被折腾
    拿什么来拯救儿童安全
    广州一幼儿园老师罢工 500幼儿无法正常上课
    湖北又现“药”儿园为何又是病毒灵
    药儿园”暴露了学前教育监管盲区
    学生食用变黑土豆校方称是新品种
    九个月大的宝宝确诊恶性肿瘤晚期”
    河北今年中小学择校生不得超10%
    沈阳一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需交白纸300张
    5岁小孩每天做12道数学题写5个汉字
    小学生没考满分不愿出门做题自罚
    幼儿园32名儿童食物中毒 2人死亡
    留守儿童与爸妈进城之后三次出走
    小学报名做20道题不会写字用拼音
    11岁男孩“扩胸”装下20岁成人心脏
    小学生带仿真枪进地铁被公安收缴
    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二十五年下降
    校园周边“活物玩具” 受小学生热捧
    幼儿园往孩子嘴里喷药
    26岁妈妈抱一岁儿子跳楼 双双殒命
    小学生连捐五学期压岁钱给贫困生
    广州暂停正在试点中的婴儿安全岛
    扬州人最舍得在子女的教育上花钱
    吉林市涉事幼儿园3名负责人被刑事拘留
    英学霸嫌作业少带同学游行被停课
    多地曝出幼儿园“喂药门”广州妈妈申请信息公开
    校车公司虚报多领近10万元补贴款
    36名幼儿园老师停课要求改善待遇
    少年为报复父亲暴打同学求进班房
    少年两次捐髓救母被誉“反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