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宝宝的耐性-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宝宝的耐性

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宝宝的耐性

2020-08-28

方法1:沟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谈几句,此时孩子想要得到关注,可以事先训练他与父母的默契。譬如让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会尽快满足你。这种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不必中断与人的谈话。

提示:3-4岁的孩子是难以理解从现在起10分钟有多长时间,训练时应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譬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穿好裙子,妈妈就给你讲故事。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理解时间长短的概念。

方法2:让孩子等待

佳佳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佳佳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佳佳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提示:也可以在孩子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事,譬如妈妈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地等待了这1分钟,妈妈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听话,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他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肠,不然训练将会前功尽弃。

方法3:转移注意力

当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谈时,不妨给孩子一个他平时没有见过或者不怎么让他玩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时,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的时候,你已经结束谈话了。

提示:如果父母给3~4岁的孩子一个玩具,意味着父母要替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训练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让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画张图,或是自己看看书等,做一些孩子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如何打发时间。

父母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方式展开对孩子耐性的训练。在训练中,孩子难免会受到情绪影响,甚至对父母有所埋怨。但为了宝宝的长远利益,父母可不能松懈。有了这些理论的指导,加上正确的实践活动,孩子的未来一定会是很美好的。作为父母的你开始行动了吗?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宝宝的耐性”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宝宝的耐性”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爱零食寒假期间如何吃才营养
    苏州一岁半小孩过马路 遭汽车齐腰碾压竟无大碍
    北京西城12小学今年直升优质初中
    儿童免票看身高不看年龄引质疑
    女童为救男孩跪扑岸边拽手40分钟
    家长会成“妈妈会”爸爸们去哪儿了
    幼儿园一个班十几个娃腹痛呕吐 家长怀疑孩子食物中毒
    幼儿园小孩模仿家长上课搓麻将
    男童幼儿园死亡,孩子鼻孔有血迹
    儿童不用安全坐椅周四开罚
    幼儿园:下学期收费不变
    绝症男孩:外婆,好想您再抱抱我
    2014青岛投入使用16所中小学 新改建幼儿园177所
    家长谨防“退还义务教育费”老骗局
    母亲的六大品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小学生“寒假托管班”变身“补课班”
    五岁半娃娃放假要写12页拼音作业
    多地“婴儿安全岛”不堪重负 或关闭或停建
    寒假来临,请为孩子系上“安全带”
    6岁患癌男孩感恩捐角膜:我想帮助其他小朋友
    黑龙江取消小学一二年级期末考试
    幼儿园回来女童手掌起泡 家长质疑被老师打手心
    规范儿童用药需要政策发力
    4岁男童在幼儿园午休后死亡 幼儿园负责人失联
    疑因踢倒自行车 9岁娃被逼吞钥匙
    湖北:未满六周岁上小学要看学位
    北京2名幼儿园教师殴打致伤多名儿童被开除
    调查:带孩难养孩贵成“二孩”阻碍
    五年级学生仅1成睡眠足 光暴露污染儿童睡眠环境
    “儿童专用”食品多为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