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

2020-08-28

武力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岁的宝宝偶尔会用拳头和牙齿跟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朋友“交流”,这是许多妈妈的烦恼,生怕孩子长大会变得很暴力。然而专家解释:一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应该辨证的看待这些行为:一方面,这种行为只是孩子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另一方面,虽然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另外,专家指出:对待一岁“暴力”宝宝,只有先应该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

武力背后鲜为人知故事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为自己解释,所以对“他为什么要咬人?”一直让我们困惑。现在让我们一起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孩子不得不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贫乏的语言表达能力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正是因为他不会说话,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因此,下次你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达,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时,一定要好好安慰他,肯定的告诉他“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这样他就不会把怒火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

他正在学习自卫

有时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小朋友抢了他的奶瓶,或者有人先打了他,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头发。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口腔发育的需要

专家解释说,一岁左右的宝宝,口腔内牙齿、肌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育,他很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咬,可以帮他缓解口腔发育给他带来的不适。另外宝宝在学习说话的时候,也很喜欢把能抓到的东西放到口中,当然也包括小朋友的胳膊或手。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好像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孩子的因果试验

很多爸爸妈妈都想知道,为什么一旦孩子们和玩具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可怕的哭闹声,为什么他们每个人拿到自己的玩具还不能安静呢?答案很简单,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除了知道玩具带给他乐趣之外,还意外的发现他的行为可以带来不同的后果,“如果我打了其他的小朋友,就一定会有事发生”。所以他总是不断尝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事物。

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一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准确的把握空间关系。所以他经常会发现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挤到一个小空间里。出于一种条件反射,他会不自觉地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孩子,或是对身边的小朋友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了。

宝宝正感到情绪不好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比如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孩子之间互相打闹。另外,一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当他遭遇失败时心情会跟着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现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辣度220万死神辣条好吃吗?来看整蛊玩具这些“坑”
    国际上最新研究论题:自闭症和父母生育年龄有关系,
    著名育儿专家李玫瑾说,2周岁的宝宝应该掌握这3种本领
    帝都高端早教机构思普润推出线上精品课
    警告:宝宝的这种食物,千万别放冰箱里
    你的5句话,正破坏娃的专注力
    宝宝身上出现这些表现,就表示他需要用枕头了
    宝宝的屁里暗含着不同的健康信号,家长要细察哦
    生娃后三年 宝妈们的生活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育惩戒权界限不明 部分教师“不敢管”“不愿管”
    宝妈必看:宝宝出生后1至6月的发育标准
    邂逅全球优质童书, 上海童书展公众票正式启售!
    父母给宝宝冲米粉时,常常会犯的这些错误
    9个居家隐患盘点,没想到这些也危险
    怀孕2-4周易遇到的4个难题,早知道早预防
    批评孩子不能滥用,家长要学会先冷静后批评
    4月宝宝患“脑瘫”,夏季神器成“罪魁祸首”
    宝宝进食不是越多越好,过度进食对宝宝有害
    国家卫健委:中小学校要设置临时留观场所
    孩子厌食是因为缺锌吗?查字典网小编为您解读
    新生儿出生后,家长一定要做办好这些事情
    智力低下的宝宝,早期会发出5个“特殊信号”
    3岁男童被奶奶追着喂饭,午睡中没了呼吸
    产后这3个身体“零件”加速女人衰老,一定要注意!
    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聪明的家长是这样做的
    儿童安全:日本小学的“超级硬核”安全教育
    这3种儿童食物,是儿科医生眼中的“黑名单”零食
    益生菌不能乱吃,学会这5步买益生菌不被坑
    曝光鱼类黑名单,这3种鱼千万不要喂给宝宝吃
    孩子老是爱“搞破坏”,家长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