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使孩子窒息的食物-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 >易使孩子窒息的食物

易使孩子窒息的食物

2017-03-28

春冬交替之际正是各种病毒肆虐的时节,这个时候大人都容易生病更何况是抵抗力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宝宝呢,所以日常要对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加的关注。宝宝日常饮食安全,一起和查字典幼儿网学习吧。

孩子吃什么东西被卡的最多?过去有很多答案:鱼刺、骨头、瓜子、花生、山核桃、果冻、硬币等。专家们经过研究,列出了危险品排行榜,其中,花生米和瓜子排在第一、第二位。 各种异物中主要是有机物(指可吃的东西)229例,占79.8%。有机物中,花生米以112例高居首位,占48.9%,排在第二的是瓜子,67例,第三是豆类,43例。无机物中,主要是塑料制品,塑料玩具、笔帽等,一共49例,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儿童身上。

别的,医生们还认为水蒸蛋、果冻等软软的东西也很危险。这类食物很容易把气管整个盖住,手术时又很难取出。本年1月,一个刚满周岁的宝宝一边哭,妈妈一边喂粥给他吃,结果噎住,送到病院时心跳、呼吸都没了。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异物堵住气管,287个调查样本中,3岁以下占87.1%,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总喜欢嘴里含着东西跑跑跳跳,不小心摔一跤,东西就吸进了气管。

现在各大病院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用支气管镜在喉镜下取出异物,成功率比力高,所以家长尽快把孩子送到病院是最保险的措施。一些孩子刚吞入异物时会咳嗽,但过了一会儿适应了就不再咳嗽,家长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异物已经咳出来了,其实这种侥幸的概率只有2%摆布。如果孩子的喉咙口还有呼噜噜的声音,就说明异物仍卡在原处。

医生建议,1岁以内的孩子最好不要吃瓜子、花生等食品,以免产生危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与“易使孩子窒息的食物”相关文章
不洁饮食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豆角一定要煮熟,不然会中毒的
食品添加剂过量引起慢性中毒
警惕塑化剂导致孩子性早熟
警惕!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药
用煤炉烤食物食用会中毒
非油炸薯片真的健康吗?
小心!四类零食会让孩子变笨
看过“易使孩子窒息的食物”还看
夏天 别再让孩子喝五彩饮料
鸡蛋与5种食物同吃会短命
备孕期间可以吃海鲜吗?
非油炸薯片真的健康吗?
夏至到,别忘了吃碗面!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顾方舟获感动中国人物 “糖丸爷爷”一生只做一件事
    半岁宝宝吃“辅食”中毒,这5种食物真不能当辅食吃
    突然有一天宝宝特别爱发脾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准妈妈必看:夏季科学坐月子对自己好 对孩子好
    未成年人开房需向警方报备!杭州出台未成年人“三不宜”
    补钙选金丐醋酸钙还是碳酸钙,看完你就知道了
    不满100天的宝宝,这五件事别对TA做
    幼儿园:“身心健康、科学认知、社会情感”疫情课(可收藏)
    查字典网小编推荐阅读:《哇!历史原来是这样》
    告家长书:幼儿园夏季保健温馨提示
    李彦宏这样慈祥老爸很成功 好的家庭教育最丰厚的养料
    香港消委会近日公布,境内15款婴幼儿配方奶粉全部有问题!
    你的孩子是自卑型人格吗 ?这3招帮助孩子重拾自信
    5岁儿童患上颈椎病 根源在于沉迷平板电脑
    一岁宝宝如何吃饭?新父母可以参考这些原则。
    担心孩子幼儿园打小朋友 入园前要正确引导
    儿童节送什么礼物最好?没准备礼物的速看
    辨别“假游戏”,让“真游戏”裨益孩子健康成长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查字典网小编教孩子们科学预防近视
    给予宝宝积极关注与回应尤为重要 2岁前宝妈要这样做
    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要学会锻炼孩子大脑潜能的这4个方法
    2岁的宝宝发展指标:要get这3项“本领”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防晒的指南” 防晒需遵循的原则
    中国父母育儿应该学会狠心,适当自私才是更好的办法
    控制欲强的家长,毁了孩子也葬送了自己
    香港测出9款婴儿奶粉有致癌物质 15款样本均含有污染物氯丙二醇
    6岁之前,这4件事千万别逼孩子
    你造不,奶瓶消毒大有门道!爱得利给你来支支招
    孕妇秋季安胎,请牢记“4吃5不吃”
    家长善用其“面孔偏好” 给予积极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