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必知的10条安全用电常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安全知识 >家居安全 >家长们必知的10条安全用电常识

家长们必知的10条安全用电常识

2016-12-25

导语:现在家居中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宝宝接触到电器和电源的机会日益增多。虽然聪明的宝宝们,常常会自学成才,懂得一些电器的操作,但是大多数父母很明智知道要时刻注意用电安全,能够以身作则,并及早地教会宝宝用电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小编总结了一下家长们必知的10条安全用电常识。

1、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的信息,遇到红色标志,应该严禁触摸。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

2、了解电流通过人体会造成伤亡。

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直接与电源接触。如: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通常水也是导电的。

电器用品要注意不要沾上水,所以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如:电视机开着时,不可用湿毛巾擦,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机毁人伤。不能用湿手接插头,这样容易触电。

4、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木头、橡胶、塑料不导电,叫绝缘体,这些工具可以直接接触电源,不会引起触电,可以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

5、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

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6、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7、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

8、见到脱落的电线时,千万要躲远。

对于裸露的线头,更不能用手碰。

9、电闸盒旁,危险重重。

别在电闸附近玩耍,不可随意动闸,以免发生短路,漏电等危险。

10、雨天防雷电。

遇到下雨打雷打闪,要关掉电视、音响,拔掉电源插头。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家长们必知的10条安全用电常识”相关文章
幼儿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倒立拍背法
2017幼儿寒假在家安全注意事项
别让窗帘隐患威胁孩子安全
如果孩子喝了浴缸里的水怎么办
易疏忽的宝宝摔落状况汇总
6-12个月宝宝的居家安全防范措施
父母必知孩子安全居家宝典
妈妈必知:宝宝“防铅十一法”
看过“家长们必知的10条安全用电常识”还看
准妈妈在家的4个安全隐患要当心
孕妈打扫卫生七点注意事项
孕妈居家安全莫忽略
居家生活谨防“三手烟”
冬季宝宝易烫伤 慎用偏方儿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少儿美术,创意比“画得像”更重要!
    妈咪爱提醒:手足口病高发期即将到来,防范攻略要悉知
    自己或家里人发热、咳嗽怎么办?
    过年养成这种坏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活,父母一定要小心
    新冠疫苗是不是人人要打?张文宏回应来了!
    世界读书日:查字典网亲子阅读倡议
    学生致电教育局遭硬核反问,“一杠子打死”后有人喊冤
    孩子脸上有白斑,是不是该吃打虫药了?
    孩子需要戒奶时,可以用葛郁金取代母乳
    教育孩子不要摆父母架势 防止家教中的“过犹不及”
    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5月上市!9-45岁女性皆可接种
    让宝宝趴着的益处多,能减轻新生儿肠绞痛等问题
    教师观念需转变 应该谨防孩子的自主学习变成放任
    儿童孕妇尿液中检出多种抗生素 长期或致免疫力逐渐降低
    当孩子发脾气或哭闹的时候,家长如何使用“冷处理”的方法
    肌肉抽筋别急着补钙?真正原因是这样的
    育儿知识:新生儿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的妈妈的?
    这七种方法可以防止婴儿在春天容易感冒
    五一劳动节,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习惯?
    最新研究:孕期压力过大或致孩子人格障碍
    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 可受益终身
    我是普通人,绝对不能再生一个孩子
    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
    失眠也分真伪 遇到这些“伪失眠”怎么办
    年初一直看老挝的《北京的春节》文章
    “错换人生28年”的两家人跨省认亲 两家人的“全家福”
    两部门:严禁虚报、挤占、截留、克扣教育扶贫资金
    宝宝夜醒,先换尿不湿还是先喂奶?育儿专家给你答案
    最新调研显示:疫情如何影响中小学生家庭
    怀孕妈妈三倍外出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