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容易发生异物吸入的常见原因-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安全知识 >家居安全 >小儿容易发生异物吸入的常见原因

小儿容易发生异物吸入的常见原因

2016-12-25

气管、支气管异物在婴幼儿最多见,是小儿常见的意外事故。

小儿容易发生异物吸入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 婴幼儿后牙尚未萌出,咀嚼功能差,经常吞咽整块食物。

二、 婴幼儿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使食物或其他物品容易呛入气管。

三、 小儿吃东西时,经常爱哭笑打闹。

四、 小儿经常将一些玩具和小物品含在口中,当哭笑、惊恐和深吸气时,极易将这些物品吸入气管。当孩子在哭、笑、吵闹时,或躺在床上吃东西(如糖果、花生米、吞豆、黄豆、瓜子等),会咽软骨来不及将气管上方盖住,这些东西就可落到气管里,影响呼吸,造成身体缺氧,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如果发现婴幼儿的气管里进了异物,可以倒提小孩的两只脚,使孩子的头朝下,轻拍他的背部,有时可把异物排出。当异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时也可采用下列方法急救:不论病人站着或者坐着,你就站在他的后面,用两手臂抱住他,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内,放在病人肚脐和剑突之间,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有节奏地使劲向内、向上方推压。目的是使横膈膜抬起,压迫肺底,使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气管内冲出,以便将异物冲到口腔里,从而解除窒息。

如果孩子已经昏迷而躺倒在地上,可把他放平,仰卧,自己分开两腿跪下,将病人夹在中间,按上法用双手推压病人肚脐与剑突之间,也可产生同样效果。在按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病人口腔,看异物是否已经排出,如已排出应及时拿掉,否则会被再次吸入气管内。如用上法无效,切勿耽搁时间,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的耳鼻喉科抢救。

如果孩子把钮扣、钱币、珠子、弹子等小物品吞到胃里,但都是没有棱角而外形光滑的东西,体积不大,一般都会随着食物进入肠内,由大便排出;这时可给孩子些馒头、米饭、面糊、山芋以及含纤维多的蔬菜如韭菜等,再喝一杯蜂蜜水;过一段时间,让孩子坐盆排便,就可以检查异物是否排出;如未排出,可到医院检查。

如果吞下带有尖锐棱角的东西如大头针、纪念章等,必须立即去医院诊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与“小儿容易发生异物吸入的常见原因”相关文章
幼儿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倒立拍背法
2017幼儿寒假在家安全注意事项
别让窗帘隐患威胁孩子安全
如果孩子喝了浴缸里的水怎么办
易疏忽的宝宝摔落状况汇总
6-12个月宝宝的居家安全防范措施
父母必知孩子安全居家宝典
妈妈必知:宝宝“防铅十一法”
看过“小儿容易发生异物吸入的常见原因”还看
准妈妈在家的4个安全隐患要当心
孕妈打扫卫生七点注意事项
孕妈居家安全莫忽略
居家生活谨防“三手烟”
冬季宝宝易烫伤 慎用偏方儿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脾胃不好,睡觉会发出这些“求救信号”
    产后一年有7难,新手爸妈你准备好了吗
    别让“懂事”式教育毁了孩子的未来
    经常抚摸宝宝这3个部位,孩子更聪明
    儿童若发现同伴溺水 一定不要自行下水救助!
    河南通报幼师发亲吻男童视频事件 家长该如何引导如何避免
    家长给与孩子什么样的反馈,直接影响他的未来
    养成孩子“好好吃饭”的习惯,家长需要知道这3点
    北京疾控:不要带老人、孩子到农贸市场
    呵护宝宝牙齿健康,有它就够了——garkoko牙胶
    儿科医生说:孩子出现3种情况,就不要喂了
    如何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3大因素家长需要了解
    查字典网小编提醒宝妈:喂奶时大人千万千万不要睡着!
    饮食安全不容忽视,这3种食物尽量少给孩子吃
    沈阳5个孩子下河玩耍3人溺亡 又是野游惹的祸万不可轻视
    事业型妈妈亲述:弯路之后,我是这样搞定孩子数学的
    搞懂这些数据,轻松解读孩子体检报告
    夏天给孩子洗澡,这3个细节可是会危及孩子健康
    做好饮食和个人卫生,夏季减少宝宝拉肚子次数
    贝克汉姆为女儿小七庆生 学书法写毛笔字有模有样
    夜奶咋断?科学三步走,让小“睡渣”变“睡神”
    孕妇感染新冠要终止妊娠吗?专家答案来了
    2岁内的宝宝有这些怪异行为,家长们千万不要干涉
    国家卫健委提示孕产妇:遵医嘱适时进行核酸检测
    班主任建议:暑假养成这7个好习惯
    这几件事别让孩子太早学,顺应成长规律很重要
    自然缺失症:孩子与大自然沟通的缺失影响大
    孕产妇就医时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专家回复
    产后风湿如何治?月子病真的“一辈子都治不好”么?
    河北唐山市发生5.1级地震 监控记录唐山5.1级地震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