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记录
(一)日常观察记录
表一:
观察对象钟天睿(贝贝)年龄5岁性别男
观察日期:4月3日星期二观察时间7:50至11:25
观察记实
贝贝和妈妈带了一只盒子,里面放着一只小鸭子,贝贝把盒盖打开,对施老师说:“我带了一只小鸭子。”施老师把小鸭和盒子放在饮水器上,这时在小鸭子的周围已经围了一群小朋友,贝贝面带微笑说:“这是我带来的鸭子,是昨天买的”。
第一节集体活动快结束时,已经能听见小鸭子又轻又小的声音,贝贝和小朋友的眼睛向饮水器方向看去,活动结束后,老师把小鸭子放在桌上,过了一会儿,贝贝对着放在饮水器上的盒子问:“为什么还放在上面?”“因为小鸭子太小了就离开了妈妈,它会感到冷的。”
吃完午饭后,贝贝问施老师:“小鸭子还吃饭啦?”
观察分析1.贝贝乐意把有小鸭子的快乐与同伴进行分享,把鸭子给小朋友看时,贝贝的面部表情有几分高兴,又有几分得意。当老师把小鸭子放在饮水器上(因为饮水器上方较暖,能给小鸭子带来一定的温度),贝贝虽然很渴望能让小朋友继续看小鸭子。但贝贝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了解了为什么还要放在饮水器上时,也就同意老师的做法。2.在半天的活动中,贝贝很关心小鸭子,自己吃过饭,也想起小鸭子是否喂过食,贝贝是一个挺有责任心的孩子。
措施建议1.偶然的机会,让我们身边多了一只可爱的鸭子,孩子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小鸭子比较难饲养,在后面的活动中,可丰富如何饲养小鸭子的活动。2.
每天值日生的工作中,也可增加照料小鸭子的内容。
表二:
观察对象吴雨涵年龄5岁性别女
观察日期:4月9日星期一观察时间17:45至17:53
观察记实
正是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吴雨涵从幼儿园大门口跑进教室,喊:“老师,幼儿园门口有人在买蚕”。教师立刻到门口买了一些蚕,放在玩具柜上的盒子里,吴雨涵和剩下未接的小朋友一下子把蚕围了起来,他们之间相互说着、谈着,吴雨涵用手指尖去摸蚕,动作很轻,“别碰蚕,它会死的”,冯睿博说:“是不是我们手上有细菌,摸了它,它会生病的?”,
接着吴雨涵又问:“蚕为什么有黑的,还有的有点白?”乔凌捷问“蚕为什么要吃桑叶?”冯肯博说:“蚕宝宝有没有眼睛?”
观察分析1.蚕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幼儿对它并不陌生,大多数幼儿能说出蚕的名称。2.
作为春天的事物之一,动物比植物对孩子会更有吸引力,动物是以动态的方式活动,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3.
蚕已经来到孩子们的身边,孩子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在极短时间对它产生一些疑问,说明孩子们对蚕有较浓的认识兴趣。
措施建议1.有关蚕的系列活动现在就可以逐步开展。2.
在我和春天的主题活动中,又生成一个二级主题——蚕。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关蚕的系列活动,用这个蚕的主题,让孩子研究有关完全动态动物的方法。
表三:
观察对象李文昊年龄5岁性别男
观察日期:年4月26日星期四观察时间16:07至16:18
观察记实
李文昊和其他小朋友在看蚕蛾,李文昊从他们中走出来问:“为什么蚕蛾嘴和嘴连在一起。”我走过去看,有两只蚕蛾在交配。我说:“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是头还是别的什么地方连在一起?”“是屁股连在一些”,“为什么会连在一起?”“就象有了爸爸和妈妈,有了你们一样,它们在一些,才会有蚕卵。”“不是只有雌的才会下卵”。“哪只是雌的”“其实我也不知道”。
观察分析1、孩子对蛾子的观察还是比较有耐心的,已有一周多的时间,孩子们还是不断的观察。2、
在若干个孩子中,只有李文昊一个对此现象提出质问,而其它孩子只是关注了现象,并没有深追原因。3、
从孩子不断的追问下,把我也给问住了,孩子提问有打契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措施建议在平时,应该鼓励幼儿对所观察现象多提问题
(二)幼儿发展观察记录表
表一:
内容日期层次行为分析
幼儿园的春天,3月5日午餐后的散步层次一幼儿A幼儿A和另一名幼儿一边在笑,一边在讲话,并没有关注我们正在观察的对象。
教师的提问和引导,没引发幼儿A对白玉兰花的关注,也许他还沉浸于他的兴趣点,或是因为离教师比较远的原因。
幼儿B幼儿B和另一位幼儿在讲话,而和幼儿B牵手的幼儿和老师一起在观察,和他牵手的幼儿的行为似乎对幼儿B没有影响。
教师的引导和身边同伴的行为对幼儿B没有影响,仍然在自娱自乐,他并不关注身边发生的事和环境,更关注自己与同伴的游戏。
层次二幼儿C教师问:“这是什么花?”话音刚落,幼儿C立刻回答:“白玉兰,是白的。”
幼儿C对以前的观察有较深的印象,能立刻说出花的名称和它最显著的特点,幼儿C对周围事物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去观察。
幼儿D问题问完,幼儿D也回答:“白玉兰。”说完,拉着另一位幼儿向白玉兰树走去。
幼儿D对以前观察的事物有印象,能回忆出观察过事物的名称,他在教师引出观察对象后,开始关注自己有兴趣的内容。
我种的花,月12日层次一幼儿A幼儿A对铲土特有兴趣,老师把土刨松,在刨松的土中捡石子,而幼儿A还在热衷于刨土。
幼儿A对于种植活动有兴趣,且对刨土的工作更有兴趣,他暂忽略一个完整的种植过程,热衷于某一个动作。不过在老师的的提示下,他中断了刨土,又开始以下的工作。
幼儿B幼儿B刨了几下,就去看其他小朋友的工作,不时地向同伴提出“建议”,“哎,这个石头,不捡呀”“哎,你把土弄在花上啦!”
幼儿B的注意力较易分散,他没有关注到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而是关心他周围人的工作。对于幼儿B,教师应多引导,让他有耐心完成自己的一份工作。
层次二幼儿C幼儿C在种植中,对于种植的顺序比较清楚,很有顺序在准备泥土、铲土、浇水有条不紊。
幼儿C的行为反映说明她平时做事习惯,总是很有条理,也很认真。并且在种植中,也注意细节,一点土在叶子上,总是把土抖落在花盆中。
幼儿D幼儿D对浇水很有兴趣,用了铲子、漏桶、小桶来浇水,乐此不疲。
幼儿D对种植中心环节特有兴趣,尝试各种的浇水方法,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可引导他与同伴进行合作,形成一定的互助行为。
表二:
内容日期层次行为分析
春游4月6日层次一幼儿A幼儿A和大家放风筝,风筝从天上落下来,教师在整理风筝时,幼儿A对小朋友说:“这个草地可以踩啦!”
在活动的间隙中,他突然关注到自己周围的环境,他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只是偶发,并没有什么目标性。
幼儿B幼儿B在树丛中,拿着树枝在拨弄着地上的草。
在幼儿园和幼儿B身边,长长的树枝是很少见的,而幼儿B是男孩子,男孩子喜欢弄棍子,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他关注了草丛中的树枝。
层次二幼儿C“老师,这是什么花?”“紫玉兰”“我们幼儿园有白玉兰,花都谢了,长叶子啦!
幼儿C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通过比较发现白玉兰和紫玉兰外观相似,引发他的兴趣,提出问题,她能与已有的经验发生联系。
幼儿D幼儿D走到桥边,手指着桥边的绣球花说:“老师,绣球花。”
幼儿D对身边的植物比较关注,看到熟悉植物能大胆的说出来,幼儿D对植物特点掌握得较好。
幼儿园的绣球花4月7日层次一幼儿A幼儿A没有去观察绣球花的变化,而是去观察自己种植的蝴蝶花。
幼儿A没有随教师的提问去观察绣球花,而是关注自己种植的蝴蝶花,幼儿A对周围的环境有所关注,他观察对象虽不是教师的指向对象,但是他已经对身边的环境有观察兴趣了。
幼儿B幼儿B走到绣球树下,捡到落在草地上的绣球花交给老师。
幼儿B对地上有兴趣,经常会在地上捡一些小纸片等,他把花捡起来说:“这是绣球花。”他并没有观察绣球花的变化,而去关注绣球花周围的环境。
层次二幼儿C幼儿C走到绣球树边说:“绣球花变白了。”她是对着老师大声说。
通过周六、周日两天,绣球花有了明显的变化,幼儿C很快注意到。幼儿C比较注意周围的环境,在较长的时间中,经常关注植物,对它的变化比较敏感。
幼儿D幼儿D看过绣球花,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植物园的绣球花是绿的?”
幼儿D能很快地发现植物园绣球花和幼儿园绣球花的区别。他的发现基于对绣球花长期观察的基础上。
说明:幼儿A、B、C、D是属于班级发展层次有一定差异的幼儿,我们将他们做为一段时期里相对固定的观察对象,进行连续性观察,从而了解在进行“我和春天”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对各层面幼儿所发挥的实际作用。
七、家长工作
(一)家长志愿者行动调查表分析(另附调查问卷)
根据本班调查表的填写情况,将家长爱好,或特长分为五类:
第一类经济管理25%
第二类运动和棋类22%
第三类计算机17%
第四类旅游11%
第五类其它25%
从统计的数据分析,以第一类和第三类作为本人兴趣、爱好的家长,主要是在金融领域和机关工作,与家长的职业有直接关系,接近总百分比的一半;以第二类作为兴趣,爱好的家长,与性别有关。值得一提的是以第四类,第五类作为兴趣和爱好的家长,更利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特别是第五类家长,他们兴趣广泛,有着较多可以挖掘的教育资源。
随着春天的临近,大自然中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用绘画等方式来表达春天的万物,确实有困难。为此,我们设计了“我眼里的春天”摄影活动,让孩子自己拿着像机去捕捉自己看到的春天。孩子们把照片带来时是那样兴奋。特别是我随机抽了五位小朋友:问他们怎样照的?他们往往边说边用动作比划帮助说明,自己照相的过程,而没有谈自己是怎样操作像机的,有一个幼儿说“我在方框里看到桃花的”……
现代的家庭大多有像机,而像机以自动像机为多,其操作简单又方便,于是我们萌生了让孩子们来学一些有关摄影的一些简单操作,在操作中激活兴趣的方法,并有目的的通过家长志愿者行动,选择相关内容,来进一步促使幼儿获取并积累对春天的感性认识的目的。
(二)有关“我和春天”主题活动的家长问卷分析(另附家长反馈信息)
为更深入了解“我和春天”这一主题活动内容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中所存在的层面,我们除对幼儿在园时进行观察外,还通过与家长访谈及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全方位地把握幼儿的发展情况。
我们主要设置了三个问题
(1)您在家庭教育中以何种方式或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春天?
(2)您觉得您的孩子对春天里的那哪些事物最感兴趣?
(3)您对“我和春天”这一主题活动有何看法?并请提出改进意见。
调查表明:家长在假日都会有意识地带幼儿到户外踏青,并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感受春天。通过家长反映幼儿所关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树等),春天的动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们的活动(如:郊游、放风筝等)。我们将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点,从中提取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并充分获取家长的积极建议(如:希望结合春天主题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等。)促使“我和春天”主题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八.关于“我和春天”主题活动的效果及反思
“我和春天”主题活动开展的一个多月以来(3—5月),师生通过共同挖掘主题的内涵,生成诸多活动内容,采取了互动式的探索方式,使得幼儿成为真正的活动的主体,教师获得真正的发展与提高。
幼儿的收获:
1、在活动过程,我们并不强调幼儿对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将知识与概念隐含于幼儿乐于参与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探索与实践,主动地习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认识春天的蚕宝宝过程中,每位幼儿都有一个自制“蚕宝宝档案袋”,当幼儿通过日常点点滴滴地观察记录,资料收集,不断丰富有关蚕宝宝的信息。他们所知道的蚕不仅仅是它最直观的外形、生长的变化,还知道了蚕为什么吃桑叶;蚕蜕皮的原因;怎样测量蚕宝宝的身长……这些是幼儿自己真正有兴趣的知识,幼儿不仅在教师的组织下学习,而且也是在自己的兴趣下组织自己探索的学习。
2、由于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摆脱传统“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而是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利用多通道的参与,使幼儿更积极,更专注于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获得学习方法、策略的过程,特别是幼儿对调查表的选用,主题开始初期,我们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在调查表上记录春天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幼儿从老师给定的表格中,通过成人的适当指导,了解了“调查表”的作用及表现形式;之后当他们在记录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时,许多幼儿迁移了已有的经验,设计出自己能理解,别人也能看明白的调查表。
3、对于集体中的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通过实践,我们感到主题活动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更利于幼儿的参与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反思:
1、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观察者,支持者。由于具体的内容的选择是源于幼儿的兴趣,因而是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符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需要通过观察,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通过适当的介入、引导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活动的效益。家长及社区资源是极为重要的,家长的知识、信息的多元化成为幼儿,甚至是教师的最佳辅导老师。社区资源的丰富性,也成为主题活动的深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获得最积极的配合与协助,幼儿园与家长,幼儿园与社区的沟通是非常关键的。如在主题开展之初,教师可将主题的建构方案向家长说明,可以以“一封信”或“家园信息交流会”等形式,争取家长最真诚的支持与帮助。
3、教师在不断接起幼儿的抛过来的球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自身对知识获取的需要。因为幼儿在通过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还应一直孜孜不倦地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对幼儿的认识和幼儿教育的理解。只有善于吸取新型的理念,并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使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富有实效。
九、相关调查表
我们家的蚕宝宝
爸爸妈妈的话:我的回答:
1.蚕是什么样子的?
2.请你说说这是蚕的什么?(父母有
序的指蚕的身体部位,幼儿回答)
3.仔细看看,蚕有脚吗?
4.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蚕宝宝在一天
一天长大的?
我的蚕宝宝在长大
第几天日期蚕宝宝多大了蚕宝宝吃了多少桑叶我还发现了……
第一天4.11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建议:家长引导孩子观察、喂养蚕,并指导孩子用各种方法(如:蚕有几颗小豆子那么长;
我们给蚕做个身高尺……)测量蚕的生长变化,进行观察记录。
“我的春天朋友”记录表
观察对象生长过程
幼儿记录
家长记录
说明:
1.幼儿以绘画形式记录;家长以文字形式记录。
2.观察对象是幼儿感兴趣的一种植物或动物。
春天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姓名:
春天里我最喜欢的活动:春天里大人们的活动:
冬天到春天最明显的变化:春天里人们还做些什么?
说明:请幼儿以绘画形式表现,家长从旁以文字说明。
上一篇:中班春天教案:构画春天
下一篇:大班春天教案:相约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