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教案:挠痒痒 -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艺术教案 >小班艺术教案:挠痒痒

小班艺术教案:挠痒痒

2020-04-08

一、活动背景挠痒痒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的一个歌唱活动,其旋律优美、内容简单,很适合小班幼儿进行学唱和游戏。我们都知道挠痒痒是一种生活现象,许多幼儿也都有和父母长辈玩过挠痒痒的切身体验,那种又怕又喜欢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挠痒痒则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把落叶飘飘的自然现象想象成是毛毛虫给大树挠痒痒的结果,活动内容富有情趣,为幼儿所熟悉和喜爱。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歌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创设轻松愉悦地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和游戏情节,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二)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给幼儿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体验,配上拍拍手,点点头等身体动作,幼儿对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3)教师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

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4)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

(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

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三、教学反思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手指游戏和情境表演游戏。尤其是手指游戏的创新运用,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玩中学,手指动一动,唱一唱,体验到歌唱活动的轻松和愉悦。艺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学习有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操之过急,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情绪到了幼儿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动评价1.内容的适宜性新《纲要》指出音乐相当于兴奋的语言,它对年幼儿童具有愉悦的功能。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歌曲挠痒痒旋律优美、内容简单而富有情趣,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非常适合在小班幼儿中组织开展。

2.过程的趣味性幼儿的生活即游戏,幼儿的学习即游戏。而小班幼儿又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知以具体形象为主等年龄特点。因此,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善于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师生之间互相挠痒痒体现一个趣字,手指游戏学唱歌曲体现一个趣字,情景表演游戏同样体现一个趣字。

3.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是有效地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宽松的心理环境还是有趣的游戏情境的创设,都较好地调动起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与此同时,在活动的最后一个游戏环节中,幼儿通过向老师学,向同伴学,再到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则体现了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幼儿有效地发展。

一、活动背景

挠痒痒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的一个歌唱活动,其旋律优美、内容简单,很适合小班幼儿进行学唱和游戏。我们都知道挠痒痒是一种生活现象,许多幼儿也都有和父母长辈玩过挠痒痒的切身体验,那种又怕又喜欢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挠痒痒则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把落叶飘飘的自然现象想象成是毛毛虫给大树挠痒痒的结果,活动内容富有情趣,为幼儿所熟悉和喜爱。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歌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创设轻松愉悦地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和游戏情节,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二)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

(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

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

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

(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

(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

(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给幼儿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体验,配上拍拍手,点点头等身体动作,幼儿对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3)教师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

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

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

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

(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4)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

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

(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

(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

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

(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

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

(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小班艺术教案:挠痒痒 ”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网鱼》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彩陶的新衣
大班优秀美术公开课教案《过年了
小班音乐优质教案《歌曲苹果歌》
幼儿小班音乐教案《大风和秋叶》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气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谁会
小班幼儿音乐教案《我们大家做得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小小动物出来
小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
看过“小班艺术教案:挠痒痒 ”还看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人鱼
中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漂亮的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手掌画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鼓响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玩颜色
猜你喜欢
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宝宝排队—幼
小班数学:看电影—幼儿园小班数
小班数学:我的朋友—幼儿园小班
主题活动:我伴桔子宝宝成长—幼
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区别1和许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幼儿
主题计划:我们居住的地方(大班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6—幼儿
感知4以内的数量——小班数学活
“放手”的喜悦!—幼儿园大班主
故事《空气变新鲜了》(语言)—
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幼儿园大
铺路——小班数学活动设计及评析
小机灵与小问好(语言)—幼儿园
快乐的小气球(中班语言)—幼儿
兔子先生去散步(语言)—幼儿园
小班数学:下面应该排什么—幼儿
小班数学:接下去铺什么—幼儿园
主题活动:祖国妈妈我爱您—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做颜色标记—幼儿园
中班语言活动:散文欣赏——笋娃
大树妈妈(语言)—幼儿园中班语
我生活的地方(大班)—幼儿园大
语言活动: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幼
图形娃娃找家(小班数学)—幼儿
小班数学:小动物找食—幼儿园小
小班数学《比大小》—幼儿园小班
主题:头发的秘密—幼儿园大班主
活动设计好玩的轮子[新年庆祝活
中班语言活动《云彩和风儿》—幼
我们的祖国真大(语言)—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认识前后
故事创编表演(中班语言)—幼儿
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语言)—幼儿
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
中班语言教案《欣赏不同画家作品
变魔术(“1”和“许多”)—幼
主题系列活动:我毕业了—幼儿园
金色的房子(中班语言)—幼儿园
数学活动:幼儿园的周围—幼儿园
美丽的社区(语言)—幼儿园中班
大班主题:逛超市—幼儿园大班主
大班《追赶跑跳碰碰》主题活动的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幼儿园小班
“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大班主
中班语言活动:多彩的幼儿园—幼
彩虹(中班语言)—幼儿园中班语
数学区—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大班班级主题总结《亲近艺术大师
主题活动《车子叭叭叭》案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