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一劝(陈莉)
体育活动中,如何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是达到运动量的关键。
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就是要在体育活动中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的能量尽可能地发挥出来,使他们成为能动的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人人都积极参与活动,并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如让幼儿掌握平衡走技能,教师可提供一个可让幼儿自由选择的、难易程度不一并可进行创造性练习的场景:小河上有一座小桥(平衡木),小桥上有障碍(间隔放置砖头和积木),河里有石头(积木),小桥两头有货物(沙包)。让幼儿置身于这样一个场景里,让他们过桥,背沙包,还比谁的玩法多。老师着重观察活动中哪些幼儿的动作符合教学要求,就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学习,并在表扬幼儿做得好时自然地把平衡走的动作示范一遍,使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学会老师所传授的技能。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常常高兴地跑过来告诉老师:我过桥没掉下去,我能把沙包放在肩上走过小桥,我敢走有石头块拦着的小桥。可见,幼儿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没有一个幼儿在等待,而且练习密度和运动量自然地达到了。有的孩子还想出了很多玩法,如把沙包平放在两只手掌上,双臂侧平举走过独木桥;把沙包顶在头上从积木块上走过而不让沙包掉下来,等等。可见,幼儿一旦成为活动的主人,是不愁达不到运动量的。
二、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是达到运动量的条件。
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内在动力,要搞好体育活动也是这样。如我们进行走、跑、跳、钻、爬的综合训练时,就设计成解放军叔叔抓坏蛋的游戏,把各种基本动作编排在一个情节之中。这样,幼儿对活动就会兴趣盎然,这就十分有利于活动进行,为达到运动量创造了条件。
三、提供充足,多用的器械是达到运动是的保证。
在体育活动中,运动器械的配置会直接影响运动量。没有运动器械或运动器械过少,会产生等待多和说教多的现象;而运动器械过多,则又会使幼儿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因此,要达到适当的运动量,就要保证提供适量的运动器械,或每人一份,或每组一份,具体应视活动内容和需要而定。选择运动器械最好是一物多用的,这样有利于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同时也能提高运动器械的使用率。如学习双脚跳,宜选择绳子和体操圈。给幼儿每人一份,让他们运用这两样器械去想出各种玩法。在玩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哪个幼儿双脚跳的动作既正确又漂亮,就请这个幼儿给大家示范,要求大家模仿练习,并再想想双脚跳的其它玩法,然后请幼儿分散练习。教师边指导边选择几个创新动作给大家示范,并说明他们为什么做得好(强调动作要领)。由于幼儿人人都有运动器械,使之分散练习时的运动密度加大,运动量有保证。而教师采用分散集中一分散的指导方式,又让幼儿的个体运动有个调节过程,不至于训练过度。
上一篇:体育游戏反思:快乐岛
下一篇:百花艺术幼儿园第二届阳光体育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