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5例(二)-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科学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5例(二)

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5例(二)

2017-01-20

6、火箭上天适合班级:中、大班

材料准备:纸筒、塑料袋、纸

制作方法与步骤:

(1)将一张纸卷成一个尖筒,制作成火箭的样子。

(2)在纸筒一端套上一个塑料袋并用皮筋扎好,做成发射器。(见火箭上天图1)

实验操作:

让幼儿通过纸筒向塑料袋内吹满气,并把塑料袋口用手攥紧,防止空气外泄。然后,让幼儿把火箭放在纸筒的另一端,并向上托着塑料袋,随后挤压塑料袋并放开塑料袋口,利用空气的冲力把火箭发送上天。(见火箭上天2)

教师指导建议:

(1)提醒幼儿火箭发送时要向天空发射,不要对着小伙伴。

(2)引导幼儿发现用力大小、袋内空气多少与火箭升空的高度的关系。

拓展与替代:

可以用矿泉水瓶、牛奶盒等材料做发射器,用力挤压塑料袋促使火箭上天。

小知识

当用手挤压塑料袋时,袋中的气体猛地向上喷出,产生的力量推动火箭飞上天空。袋内的气体越多,用力越大,火箭飞得越高。

7、音乐瓶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相同高度和粗细的玻璃瓶八个、七种不同色的颜料、小木棒(筷子、鼓槌等)一根

制作方法与步骤:

(1)把瓶子排成一排,在每个瓶子里倒进不同量的水(水量由少到多)。

(2)在每个瓶子里倒入一种颜料(第一个与第八个颜色一样,水量不同),制作成彩色水,这样既美观又便于识别区分不同的水量。

(3)将八个瓶子按水量由少到多依次摆好,一组音乐瓶就做好了。(见音乐瓶图1)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小木棒以相同的力度依次敲击音乐瓶,感知声音的变化。

(2)让幼儿用嘴依次对着每个瓶口吹一吹,能否听到声音,声音的高低是否一样。

教师指导建议:

● 引导幼儿边敲击边倾听声音的变化,并辨别哪个瓶子音调高,哪个瓶子

音调低,并引导幼儿探讨原因。

● 提醒幼儿在敲击不同的瓶子时力度要均匀,同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敲坏

玻璃瓶。

拓展与替代:

◆ 教师可根据音阶调整水量的多少来制作音乐瓶,并尝试为幼儿演奏乐曲(悬挂音乐瓶声音会更好听)。

◆ 可将钢管、竹筒等切割成长短不同的管子,悬挂起来制作成音乐筒。

◆ 提供编钟演奏的视频资料供幼儿欣赏。

小知识

当用小木棒敲击玻璃瓶时,瓶子和水会发生振动,当振动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由于每个瓶子里的水量不同,它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编钟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编钟的钟体小,敲击时,振动就快,音调就高;钟体大,音调就低。

8、皮筋吉他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塑料瓶、彩色图钉、硬吸管(或筷子)、橡皮筋

制作方法与步骤:

(1)在塑料瓶体上剪出一个方形或圆形。

(2)在塑料瓶的底部和瓶盖的上面分别钉上3个彩色图钉。

(3)将硬吸管切割为合适的长度,粘贴在瓶子上部,使橡皮筋不会紧靠瓶子。

(4)把橡皮筋缠绕在图钉上,调整成不同的松紧程度,以形成不同的音高。(见皮筋吉他图1)

实验操作:

幼儿用手拨动皮筋,会听到不同音高的声音。

教师指导建议:

● 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是否一样。

● 引导幼儿再加上一根硬吸管,使橡皮筋分成长度不同的两部分,分别拨动橡皮筋的两部分,倾听声音的变化。(见皮筋吉他图2)

拓展与替代;

◆ 用纸盒、铁盒、木盒等制作皮筋吉他自由演奏。

◆ 有条件的幼儿园请吉他手为幼儿演奏,感知吉他的发声原理。

小知识

吉他是靠琴弦的振动发音,可以用手按和弦来控制琴弦的长度。琴弦的长度不同声音也就不同。当我们演奏橡皮筋吉他时会感知到:橡皮筋绷得越紧,橡皮筋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也越高;反之,橡皮筋绷得越松,橡皮筋越长,振动的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也越低。

9、传声筒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 PVC管、PVC弯头、可以塞进PVC管的布条

制作方法与步骤:

将PVC管用弯头连接成不同的形状,留出听筒口与说话口。(见传声筒图)

实验操作:

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说话,一个倾听,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

教师指导建议:

● 引导小、中班幼儿拼出不同长短,不同形状的传声筒,试一试传出的声音是否一样。

● 引导大班幼儿拼出有多个听筒的传声筒,组织幼儿玩多人打电话的游戏。

● 引导幼儿在PVC管里塞上布条,比较塞上布条和不塞布条的PVC管在传声上,有什么不同。

拓展与替代:

可在幼儿园走廊里安装较长的传声筒,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在班级与班级之间、不同楼层之间的墙壁上安装传声筒。

小知识

人发出的声音在传声筒中由于筒壁的反射使声波得到加强,传声筒的开口使声波向一定方向传播,在传播时能量虽然会损失一部分,但由于声波被加强了,所以声音也会传播得比较远。

10、互不理睬的气球适合班级:小、中班

材料准备:气球两个、干燥的绒布(或绒毛衣)、细线

制作方法与步骤:

把两只气球吹满气,绑好以防止漏气,并用细线连在一起。

实验操作:

(1)让幼儿手提细线的中间,会发现两只气球是相互靠在一起的。(见互不理睬的气球图1)

(2)让幼儿用干燥的绒布(绒毛衣)分别在两只气球上充分摩擦,然后再

提起线,会两只气球分开了。(见互不理睬的气球图2)

教师指导建议:

提醒幼儿摩擦时用力要适度,不要把气球弄破。

拓展与替代:

把塑料绳扎成把,自上而下用手不断地捋,就会看到塑料绳像花朵一样展开。(见互不理睬的气球图4)

小知识

科学实验表明,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正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负电。相同的电荷有相互排斥的特性,而不同的电荷会互相吸引。由于两个气球被绒布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所以会互相排斥,自然就分开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与“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5例(二)”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小蚂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开到哪儿去》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认识颜色》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详案《自然角里
小班科学实验教案《看到的小草》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颜色躲猫猫》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给小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剥橘子》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
看过“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5例(二)”还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来抽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弹力运动会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很大很大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圣诞树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纽扣王国
猜你喜欢
小班科学教案《水》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什
大班体育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方位》
中班健康教案《千变人》
小班美术教案《我爱洗澡》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美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了不起
大班数学教案《3的组成》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龋齿》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用药》
大班数学教案《排序》
小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
大班安全教案《在打雷时》
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我的旅
大班社会教案《我可以》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海里的
小班科学教案《漂亮的水果外衣》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彩的
小班健康教案《快乐跳跳跳》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冰糖葫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捕鱼》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
小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
小班美术教案详案《花染画》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养成好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勇气》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滚
小班安全教案《雷电知识知多少》
大班健康教案《快乐掂球》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找小芽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详案教案《会
大班主题教案《民族大联欢》
小班美术教案《百合花》
大班民间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交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
中班音乐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美术教案《手指画》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袜子对对碰》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这
小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过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
中班游戏教案《贴烧饼》
大班音乐教案《猴子学样》
中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谁的习
大班科学教案《秋天》
小班科学教案《蜜蜂与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