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十元午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十元午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十元午餐

2015-11-18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挑食的问题比较严重,每天午餐时,遇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就很高兴,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就愁眉苦脸。因此,我试图通过学习活动让幼儿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另外,刚升入大班的幼儿,遇到问题还是喜欢找教师帮忙,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综合以上两点,我设计了十元午餐的数学活动。

《一元午餐》原来是一本绘本,其中包含很多数学元素,反映了一个小学生的生活。因此我决定适当改编故事,开展一次数活动。我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调整:第一,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一元钱可选购的东西太少),把故事改为《十元午餐》,将餐厅价目表上的价格全部换成以元为单位的。第二,原来菜单上只有奶酪、比萨饼、冰激凌等食品,考虑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我将菜单调整为有各种荤菜、素菜和水果等(鼓励幼儿科学合理地选择有营养的食物,做到荤素搭配,引导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第三,改编故事,使之更加精炼(改编后故事围绕吉米口袋里的十元钱展开,吉米通过观察菜谱,精心计算,合理运用十元钱),故事中包含了认识钱币和计算等内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励幼儿能与同伴合作记录并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图片1、2(具体见教案),统计表,钱币(1元、5元、10元),幼儿菜谱,黑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1

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图片)

小结:午餐时间到了,吉米肚子饿了,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吉米需要自己去餐厅买午餐。

2.出示图2

(1)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钱?(1O元)

(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这里一共有多少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把相同面值的钱币放在一起,就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多少钱了。

二、取钱

(1)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不同面值的钱币,请你们用自己的办法取出10元钱。

(2)你们是怎么取钱的?(各取了几张什么面值的)把取钱的方法记录在统计表中。(教师统计)

小结:可以拿各种面值的钱币,(合起来是10元)这样买东西会很方便,不用一直找零。

三、设计菜单

1.两两合作设计菜单

(1)吉米拿着钱来到了餐厅,他该买些什么呢?

(2)(幼儿观察菜谱)两两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将幼儿设计的菜单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分享)

小结:挑选食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口味,还要想想食物是否有营养,不能偏食、挑食,当然还要算好价钱,不能超支。

2.小组合作设计菜单

(1)(幼儿观察菜谱)四人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要既营养又实惠。

(2)互相交流设计的菜单,分享经验。

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实践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迁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由于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丰富有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个性化的魅力,实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想。

数学来自生活,最终必回归生活。这句话充分强调了数学教育的最终归宿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以后,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了必然。活动中可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他们用相关的经验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十元午餐的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平时幼儿都有和爸爸妈妈一起买东西、算价钱的生活经验,只是会不会算、怎么算、有没有方法的问题。这种建构于幼儿经验之上的活动,更贴近幼儿,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活动中幼儿也始终能够围绕着内容思考,从而达到预设的目标。但仅仅来源于生活是不够的,活动最终的目标应该高于生活。十元午餐的最后环节仅仅解决吉米的午餐问题是不够的,可以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生活中,可以增加一个延伸环节,对学到的内容做个小结,让幼儿知道以后如果有一个人点快餐的机会,也可以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

二、注意教的艺术,让幼儿在主动建构中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幼儿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出现也正是幼儿认知冲突的关键时刻,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使幼儿能发现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内在愿望,明确幼儿学习新经验的需求和动机,同时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合理运用间接引导,启发幼儿学习,引发幼儿思考。

活动中幼儿设计菜单后的交流分享环节,他们一时不能马上发现菜单中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应急着给予幼儿提示,可提供幼儿充分观察、思考、讨论的时间,引发幼儿思考和发现其中的问题。当幼儿发现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概括小结,这样才是启发幼儿学习,引发幼儿思考的最佳方式。

活动中幼儿的回答往往是教师预设外的答案,回避问题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可以思考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追问的,从而将问题挖深、挖透。例如十元午餐中取钱的环节,有幼儿提到取2元的,虽然教师事先准备的面值中没有2元的,但教师可以进行追问,如果有2元的,我们可以怎么取?还有哪些好办法?这样既围绕目标,也发散了问题,还丰富了幼儿的经验。因此,教师教育的艺术,对活动中幼儿能否主动学习、乐于思考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十元午餐”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小蚂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开到哪儿去》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认识颜色》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详案《自然角里
小班科学实验教案《看到的小草》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颜色躲猫猫》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给小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剥橘子》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
看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十元午餐”还看
幼儿园小班数学配对活动:找朋友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
幼儿园学期班数学活动:认识日历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活动:比较大小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
猜你喜欢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谁是好宝宝
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反思《欣赏活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质教案《学会正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格子
小班优秀体育活动教案详案《大懒
中班优秀美术公开课教案《小鸟飞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穿雨衣
小班健康课教案《快乐小鸭》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披斗篷的
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手印花宝宝
幼儿小班主题教案详案评析《精彩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我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诗歌家
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咕噜咕噜漱
小班幼儿体育教案《小鸭与狼》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小海军》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勤快人和懒惰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详案《该不该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摸一摸》
小班主题教案《“小蛇多多”》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2篇《小
幼儿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熊请
中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详案《胖胖兔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保护牙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海军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反思3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详案《
中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乌龟桥》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月亮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不乱扔东西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猫去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滑溜布”》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3篇《小老鼠和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水仙花》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
幼儿小班主题教案《生活中的电视
小班安全课教案反思《怎样安全用
小班主题教案详案《新闻》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2篇《蹦蹦
大班音乐优质课故事教案《大象和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各种各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起得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认识和感知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树林
小班主题教案《蔬菜一家子》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详案《小小手,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水中的哈哈镜
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我的身体会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养成良好的
中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详案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