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要在适宜的年龄_高龄生二胎_二胎指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二胎 > 高龄生二胎 >生二胎要在适宜的年龄

生二胎要在适宜的年龄

2013-12-16

Lily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两人都一直希望能生两个孩子。由于工作关系,Lily31岁才第一次当上妈妈,现在儿子已经5岁了,她很想生二胎,但是又担心自己高龄生二胎会不会有什么风险。

医生说:生二胎要适龄

女性过了30岁之后,随着生育能力的逐步降低,生育危险性逐步增加。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怀上带畸形染色体的孩子的几率是1/250,发生流产的几率是适龄生育者的2~3倍。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在怀孕时易出现并发症,例如妊娠合并糖尿病和妊高症等。

打算生二胎的女性,原则上生完第一胎后最好避孕两年以上再要第二胎,但此时,多数准备要二胎的女性年龄都属于高龄孕妇了。女性年龄增大,她们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生育力也逐步下降。因此,对每一个女性来说,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怀孕,是否能生育健康的宝宝。

难题:卵巢不如容貌那样年轻

女性的卵巢就像一个仓库,里面储存着大量的卵子。但女性一生中从月经初潮到绝经仅会排出400~500个成熟卵子。当女性40岁的时候,卵巢中的卵子也40岁了,它默默地陪着你经历各种疾病的折磨、接受各种有害物质的伤害。因此,对于想要怀孕的女性来说,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想要孩子的女性,一定要早做计划。

高龄生二胎需面临3大问题

1.卵子老化:卵细胞是每个女性天生具有的,但自出娘胎,女性体内的卵子就会不断受到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因此,分娩时间越迟,卵子受环境和污染的影响就会越多,卵细胞质量也随之下降,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异常,从而生下畸形儿,这也是高龄产妇所面对的最大风险。

2.难产大出血: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产道和会阴、盆骨的关节会变硬,不易扩张,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有的高龄产妇分娩的时候宫口开得慢,甚至开不了,以至于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大出血和难产。也正因为如此,高龄产妇的剖宫率比一般产妇要高。

3.妊娠并发症:大龄产妇可能面对的还有来自妊娠的并发症。由于年龄大,不少人都可能有轻微的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平时可能觉察不出来,一旦怀孕,身体各项机能和激素水平的变化都会将这些隐性的疾病诱发出来,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更会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

想生二胎的妈妈们,一定要提早做好准备,别让年龄成为你生二胎的障碍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与“生二胎要在适宜的年龄”相关文章
高龄二胎爸爸分享7句肺腑之言
70后妈妈想要二胎备孕指南ge
犹豫不决生二胎是因为年龄吗
女人生二胎极限年龄是几岁?
伊能静高龄怀二胎分享孕期食谱
看过“生二胎要在适宜的年龄”还看
解读高龄产妇如何筹备生二胎
高龄产妇如何坐月子
剖腹产生二胎那些事
陶虹生二胎,孕前检查重中之重
备孕二胎高龄妈妈要做的检查
猜你喜欢
爸爸胎教怎么喝宝宝相处
胎教机有用吗?
孕妇胎教新姿势:“海豚疗法”
运动胎教:4种常见的孕晚期瑜伽
胎教几个大忌
艺术宝宝:美育胎教的好处
胎教应该准备些什么
不同形式的胎教的好处
对胎宝宝的胎教记忆训练
运动胎教的好与坏
胎教故事的4大好处
胎教方法很重要
胎教使宝宝在腹中学习
抚摸胎教的注意事项
你知道吗?语言胎教的最佳时机
10月的胎教方法
10月胎教爸爸做什么?
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每个月份的胎教方法
准妈妈胎教读书参考
正确做好胎教,给鲍宝宝最好的环
心音的胎教方法
胎教不能做的事
胎教要说什么内容
你知道吗?胎教的正确姿势
效果最佳的胎教
情绪胎教:孕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宝
最受欢迎的10个胎教的方法
胎教的基础是妈妈的情绪
你不可不知的孕期胎教五大常识
爱眼从胎教做起
读书胎教:图书的选择
胎宝宝也会保护妈妈
胎教的4个方法
碘对胎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孕期胎教培训步骤
注意:4种胎教的最佳开始时间
运动胎教:孕晚期瑜伽球
你知道吗?胎教不仅决定胎儿智能
孕妇孕晚期坐瑜伽球的好处
胎教一般方法
美味备孕食材好给力
好的胎教会对胎儿产生积极得影响
这样的胎教生出健康BB
怀孕妈妈的胎教课程
什么时候进行胎教最合适?
8种胎教的最佳开始时间
准妈快看!胎宝宝们平常在干啥
声音胎教:胎宝宝喜欢的声音
你知道吗?胎教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