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音乐_二胎备孕_二胎指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二胎 > 二胎备孕 >胎教音乐

胎教音乐

2019-01-16

胎教音乐

    不少准妈妈热衷于利用胎教音乐来熏陶宝宝,期望宝宝后天拥有丰富的音乐细胞和高雅的艺术素养,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若此法使用不当,则极可能损伤孩子听力,甚至造成一生难以挽回的损失。这决非危言耸听。据报道,一位孕妇从市场上购买了几种不同的胎教音乐,自妊娠3个月开始,便把耳机放在腹部,让胎儿每天听一个小时。结果在孩子两岁半时发现其听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经医院检查证实,孩子的耳蜗和听觉神经受到严重破坏,已难以医治和恢复。家长追悔莫及,令人扼腕叹息。

类似上述悲剧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市售胎教音乐磁带不合格;二是年轻父母的使用方法不当。目前,市场上的胎教音乐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但据有关部门随机抽查显示,不少胎教音乐磁带根本不适合用于胎教,主要表现为音频过高,会对胎儿听力造成不良的刺激。专家们认为,胎教音乐中音频应在500~2000赫兹(HZ)范围之内,对胎儿是比较安全的。而市售磁带多数不合标准,音频普遍超过2000赫兹,有的甚至达到5000赫兹,这当然会对胎儿听觉系统造成伤害。有的胎教音乐磁带在说明书中标明音频为500~2000赫兹,实际上却远远超过此标准,而消费者购买时是很难识别真伪。

音频超标为何会损害胎儿听觉呢?原来,在人的内耳基底膜上有两万多根短纤维,其中特别短的一部分纤维与高频声音相对应而产生共振,使其上面的毛细胞振动。振动后的毛细胞与基底膜产生摩擦而生电,并通过听觉神经传至大脑,从而使人能听见声音。由于基底膜*近耳蜗底部的短纤维比较“脆弱”,受到过强或不良刺激后容易受到损害。根据物理学知识可以知道,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其高频部分有较大的损耗,故孕妇本人收听音频超标的磁带影响不大,但胎儿就不同了!因为孕妇是将超标音乐磁带通过传声器直接传给胎儿的,具体说就是孕妇将磁带的传声器放在腹壁上,这样声音的高频部分基本上没有被损耗,使耳蜗中相对“脆弱”的短纤维易受破坏,导致孩子出生后有可能听到说话声音,却听不到高频声音,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而且会不同程度地提前出现耳聋。

由此可见,准妈妈们在为宝宝准备胎教音乐时,一定要慎重购买和使用。最好事先咨询妇婴保健医生或优生方面的专家,以免因胎教音乐使用不当使宝宝失聪。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与“胎教音乐”相关文章
笑脸棒帮您指出最易受孕的两天
了解孕期胎教的五大常识
胎教很重要方法很关键
不同月份的胎教方法
怎么胎教好?最齐全的8种胎教方
看过“胎教音乐”还看
冥想胎教
胎教可促进胎儿的身心健康
孕妈妈的情感是最好的胎教
生命的亲昵:抚摸胎宝宝
全家的胎教注意
猜你喜欢
痛苦的第一胎顺产经历
分娩的疼痛来自哪里?
医学证据只是以讹传讹
冬季受孕秘诀1:最温和的25℃
备孕多补锌和蛋白质
单独二胎”催热“剖改顺”
气血失调容易致病
大人生育二胎的合适时机
二宝妈妈气血不足奶水会少
两次生育最佳间隔时间
生老大被迫选择剖腹产
女性二胎如何生男孩必看4秘诀
二胎分娩快,差点在家就生了
二胎剖腹产横切的优缺点
顺产会疼的原因
二胎需要孕前检查
赞成生二胎的理由
引起阴道扩张的因素很多
分娩时为什么需要妈妈的疼痛
张艺谋超生事件回放
生育二胎的合适时机
二胎临产前几天的征兆
技巧1:同房时间和姿势
养二胎需要多少钱?
怀上二胎,希望是个女儿
碱性身体环境易生男孩
林熙蕾生下二宝
求子秘诀据说这样吃能生男孩
产妇年纪是二胎备孕的第一关
丈夫应多承担家庭责任
碱性身体环境提高受孕几率
生二胎要考虑的问题一
备孕二胎前先检查身体
只是体内激素在作怪
想生的家庭说
一胎剖二胎还可以顺产吗
怀第二胎你需要哪些心理准备?
女性备孕要避开的饮食误区
怀二胎流产过需要注意什么?
46岁李嘉欣冻卵增肥求生二胎
头胎顺产二胎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孙俪怀上二胎,微博晒孕照
生二胎身体和心理都准备好了吗
高龄产妇二天选择剖腹产
再怀孕妊娠糖尿病复发率高达50
备孕二胎之8大伤害一
什么时候会出现“孕傻”?
放下压力和紧张情绪,有助于好孕
酸性体质易致病不利于好孕
怀孕后面对不适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