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安全知识 >出行安全 >旅游防蜱虫关键是防叮咬
2017-04-19
近日,蜱虫咬人致病事件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6月16日),我国北京市、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等地方陈诉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在本年所陈诉的病例中,以老年人居多,40岁以上病例约占陈诉病例的90%,农民占90%。北京地坛病院主任医师蔡晧东说,应加强蜱虫的防范。
蜱虫可以传播许多传染病
蜱虫形状椭圆,外貌呈现红褐色或灰褐色,从芝麻粒到米粒大小不等。吸血后,它的体积最大可以膨胀100倍。目前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中国已发现110余种。北京以长角血蜱为主。
被蜱虫叮咬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不外,蜱虫是媒介生物,可传播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蜱虫病,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近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由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该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体现,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体现,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我国卫生部于2010年10月发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要求各地按其要求,发现病例后,通过网络陈诉。
蜱虫吸血时传染疾病
蜱虫,也叫草爬子,背上有硬壳的为硬蜱,没有硬壳的为软蜱,一般藏在山岳草丛中或寄生在动物身上。蜱虫不但在发育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吸血,并且要长时间大量吸血。硬蜱吸血一次可达几天,软蜱也常常要吸血数分钟至1小时以上,吸饱血的蜱体积可比吸血前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堪称吸血鬼。
尽管吸血鬼蜱虫一生不停吸血,但它主要吸动物的血,如鼠、牛、羊、狗、鹿等,只有在人类进入山林草丛或接触寄生动物等偶然的情况下跳到人身上吸血,吸人血的蜱虫多为虫,有时也有成虫。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严重的有森林脑炎,此外还有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
浅色长袖衣裤可防蜱虫叮咬
预防蜱虫传播的疾病,最重要方法就是防止蜱虫叮咬。蔡晧东强调,在人们经常活动的蜱虫栖息及越冬场所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灭蜱,饲养的牲畜可按期药浴杀蜱。
近年来,随着野外郊游、森林旅游人数的增多,防止蜱虫叮咬也应列入日程。在流行区从事野外劳动和郊游的人必需注意个人防护,可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穿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喷洒驱蚊药,尽量制止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别的,在接触流浪狗和流浪猫时,要注意防止被寄生在猫狗身上的蜱叮咬。
发现蜱虫叮咬别本身拔
蔡晧东说,蜱虫叮咬有必然规律。硬蜱多在白昼叮咬宿主,软蜱多在夜间吸血;常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蜱的头、胸、腹是融合在一起的,看不见头,虫体前端只有颚和螯肢口下板组成的口器,被称为假头。叮咬人时,它会用螯肢牢牢抓住皮肤表层,将假头深深地刺入皮肤真皮层,看上去像是整个头部都钻进了皮肤,非常可怕。
蜱的口器有倒刺,刺入皮肤后难以被废除,并且越刺激蜱虫,它就越往体内深部钻,并吐出更多的蜱虫唾液。因此,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叮咬,不克不及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应立即到病院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镊子将蜱虫连同它口器里的倒刺一起去除,一点也不克不及留在体内。
资料链接
蜱虫为什么会传播疾病
蜱虫给人类带来的最主要危害是传播各种传染病。蜱虫在叮刺吸血时会同时分泌一些唾液,注入宿主的体内。蜱的唾液中含有许多酶的成分,可以起到消解组织、麻醉神经、抗凝和粘合等多种作用。蜱唾液中的水解酶成分可以导致组织溶解,使其口器很容易地刺入皮肤;蜱唾液中还含有一种麻醉物质,使其叮咬和吸血时,宿主几乎感觉不到;蜱一面吸血,还一面向宿主体内注入一种抗凝物质,使血液稀释并容易吸入蜱的胃中;蜱的唾液还有一种粘合成分,把蜱的口器和皮肤牢牢地粘合在一起,滴血不漏地将血吸入体内;蜱在血足饭饱之后,又会从唾液中分泌一种融解酶,将本来粘合的部位融解,以便它的身体离开宿主。这个吸血鬼蜱虫,就这样吸了动物的血,又吸人血;一边吸血,一边注入本身的唾液,同时也把动物身上的病原体吸到本身体内再注入到其它动物或人体内,导致疾病传播。全球蜱的种类达800多种,可传播包罗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等近200种疾病。
上一篇:BABYINCAR爸妈8条注意事
下一篇:夏季宝宝防意外安全5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