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三类常见儿童药的用药误区医药安全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安全知识 >医药安全 >注意:三类常见儿童药的用药误区

注意:三类常见儿童药的用药误区

2017-02-15

退烧药:6个月内孩子不宜用

退烧药是每个家庭小药箱中必备的药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病院儿内科主任任立红介绍,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保举,体温高于38.5℃才有须要使用退烧药,低于这个温度时,建议家长进行物理降温。

目前儿童常用的退烧药主要有两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一般来说,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天。重复使用退烧药,最好间隔4个小时以上。如果孩子连续3天服用退烧药物,但仍无明显好转,就需要前往病院诊治。

专家提醒,6个月内婴儿发热时不宜使用退烧药来降温,而应该进行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洗温水澡、贴退热贴等,能很快让孩子降温。

抗生素:非急性期不消药,要用就要用满疗程

什么情况下该给孩子用抗生素呢?任立红说,家长先要判断孩子病情,通常在细菌感染(血象高)的急性期需要用药,如果已经进入恢复期,还未开始使用抗生素,就不必再用了。急性期的关键判断点就是孩子是否难受,好比发烧的孩子退烧了,又恢复到活泼状态,就不是难受。

别的,抗生素一旦用了就要用满整个疗程,一般是5~7天,家长不克不及看到孩子病情好转就不消了。如果残留一些细菌的话,它会产生对这个抗生素的耐药性,每次用抗生素都不完全的话,最后会演酿成超级细菌,到那时就没有药对付它了。

咳嗽药:止咳祛痰不宜一起服

关于咳嗽药,不少家长往往认为都是一回事。但专家提醒,咳嗽药明确分为两类,一类为止咳药(也叫镇咳药),一类为祛痰药。差别的病状用差别的药,两类药不宜一起服用。

祛痰药的功能是稀释或液化体内引起充血的分泌物,好比痰;而止咳药的作用是阻止身体反射或要咳嗽的欲望。祛痰药和止咳药一起用,可使痰液阻塞在呼吸道内,痰内大量的病原体得以繁殖,会导致感染迟迟不克不及得到控制。但有些情况,如严重的咳嗽,特别是剧烈无痰的咳嗽,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其他并发症,这时则需要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少量服点止咳药。任立红说。

还有一些兼有止咳、祛痰的中成药,如枇杷露、半夏露等,它们的止咳作用比力缓和,同时有化痰作用,可以按照病情选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与“注意:三类常见儿童药的用药误区”相关文章
孕妇感冒怎么办?
孕妇怎么吃中药才是补
孩子吃成人药容易招来不良反应
发现宝宝误服药物该怎么办?
注意:宝宝吃感冒药的4大原则
这样服维生素让胎宝宝更健康
准爸妈,用药用药要谨慎
宝宝服用抗生素的错误示范
看过“注意:三类常见儿童药的用药误区”还看
猜你喜欢
孩子性格偏执怎么办?
什么样的家庭里会有性格好的孩子?
科学引导宝宝自信交际
如何让宝宝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怎样了解穷孩子的心理变化?
面对孩子的情绪波动父母应该怎么办?
从宝宝的性格特点可以看出宝宝的气质
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正常表现
巧妙应对人来疯的孩子
当孩子遭遇友谊挫折时父母这样做
如何教3岁宝宝树立责任感?
孩子情绪压抑的几种表现
怎么教宝宝学会独处?
父母应该懂得怎样放手孩子才有好习惯?
让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帮您测测宝宝的心理调节能力
怎样了解孩子的占有欲?
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从小培养
遇到困难宝宝发脾气怎么办?
如何帮助宝宝从孤僻中走出来?
为什么会教育孩子失败?
孩子的未来由心情教育来决定
孩子胆小是父母“担心”出来的
如何巧妙应对任性宝宝?
父母的呵护可以影响孩子的性格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秘密!
不同脾气孩子拒绝的方式
宝宝总是用哭声去代表心情
如何缓解孩子的恐惧心理?
解读慢性子宝宝的教育方式
你了解孩子性格发展的5个阶段吗?
孩子的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宝宝心理体验表
如何让宝宝注意力集中?
孩子的坚强意志从哪来?
宝宝性启蒙从什么开始?
3-6岁宝宝的性格特点
让宝宝更有自信的方法
3岁前孩子必须改掉的性格
测测您家的宝宝是否由暴力倾向?
解读孩子摔倒,不扶就可以了吗?
如何应对宝宝的嫉妒心理?
宝宝听话是好事吗?
专家教您怎样摆脱“宅童”?
培养乐观宝宝的10大建议
孩子爱犟嘴怎么办?
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
如何处理孩子受伤的情绪?
中国与美国对自闭症不同的关注
对于孩子有些表扬是适得其反的